亲密之旅第11课学习饶恕(第二版)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组课。亲密之旅的十二节课程有三大轴(或在爱中的秘诀三要素)、六大工具(智慧存款、恳谈倾听、情绪疏导五要诀、关系修复十步骤、寻求双赢、饶恕),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大工具,今天将学习最后一个工具——饶恕。

      课前,咱们做一个破冰练习:请分享一下你听到“学习饶恕”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谢谢大家的分享。不管是饶恕别人,还是请求饶恕,都是非常难的事情。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饶恕呢?

       首先,咱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学习饶恕,亲密关系的秘诀》(10分钟)。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什么是饶恕?为什么要饶恕?为什么有人不肯饶恕?饶恕与复合的区别。

        黄博士说“没有饶恕,就没有未来”,这句话是当年南非大主教图图的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谈到南非种族隔离结束后,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带领被种族隔离撕裂的、充满仇恨的国家,透过彼此饶恕,共赴未来的感人故事。1994年在卢旺达的种族仇杀导致80万人被屠杀,相当于其首都基加利的全部人口。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和平美丽的新卢旺达,我透过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寻访当地令人尊敬的长者,了解到饶恕医治了这个曾经充满杀戮戾气的国家,恨能挑起更多的恨,而爱,能够医治恨。黄博士说:“饶恕别人,放过自己”。黄博士特别提醒:当我们觉得受伤时,并不等于别人故意要伤害我们;当我们没有感受到爱时,也不代表别人没有试着爱我们。

         那么下面,我们要开始做一个关于饶恕的练习“爱就是彼此珍惜”(134-136页),请大家思考下面六个问题,并轮流分享一下(一个人可以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与感受。因而当别人分享新生时,请用尊重、鼓励、了解、珍惜、保密的心态来领受这些珍贵的礼物):

1.对于这个爱的对象,你最欣赏他(她)的特质(咯如品格、容貌、才华等)是什么?

2.在你们俩共同度过的时光里,你最珍惜的、最怀念的回忆是什么(甜蜜回忆)?

3.有哪些事是你感激对方,要谢谢对方的(例如,对方为你做的事)?

4.有哪些事,是你后悔,想请对方饶恕的(分享一件小事练习,用“饶恕三要素”练习)?

5.有哪些正面的话,想对他(她)说的?

6.你对他(她)的祝福与鼓励是什么?

饶恕三要素(恳请倾听的练习)

恳谈者:

1)承担责任:“……这件事我没做好,是我的错,请你原谅。”

2)设身处地:“我可以想象,你会觉得……”(受伤、委屈等)

3)行动改进:“以后我愿意努力……”

    倾听者:

1)“谢谢你给我的礼物。”

        最后,请大家轮流做一个饶恕的练习,我先来做一个示范:

        亲爱的老公,我最欣赏你的地方是你非常有才华,咱们是大学同学,有学院活动需要时总请你帮忙写毛笔字,后来陆续发现你还会弹钢琴、唱歌好听、英语口语厉害、诗歌朗诵、画画等等多才多艺,对你“始于才华,陷于才华”;

        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我最珍惜的回忆就是一起出去旅行,每次都是你全权安排,出发前做攻略,回来以后做旅行纪念片;

        我非常感激你在生活中需要的时候他都积极努力去做,在我跟你有激烈冲突,我要放弃亲密关系的时候你都极力挽留并自我检讨;

         我们结婚后就约定吵架不过夜,再吵也不提“离婚”,但我很后悔我一次次打破约定,赌气不跟你沟通,甚至总拿“离婚”做要挟,我非常后悔第一次打破约定的时候。

        饶恕练习:每次吵架我都冷战不沟通,还总提“离婚”,打破咱们之前的约定,这是我的错,请你原谅。我可以想象,你会觉得非常沮丧、愤怒、委屈、自责,以后我愿意努力继续我们的约定。

        亲爱的老公,我一直很庆幸遇到你,你那么包容我、肯定我,让我这一生有这么多的美好回忆,这样的话我几乎没跟你表达过,如果不跟你讲我会非常遗憾。

        在疫情这段时间,我觉得你可以慢下来,心里也沉淀下来去可以思考很多事情,我相信你能带着公司走的更远。

        谢谢你。

        谢谢大家的倾听,请大家分享~

        可见,以上六个问题就是“爱要彼此珍惜”的三个步骤:

(一)1-3 加强版存款:欣赏、珍珠时刻、感激;

(二)4 道歉:承担责任、设身处地、改进措施

(三)5-6祝福:爱的表达和鼓励祝福

        有时候只做第3-4条,就可以缓解冲突,做到饶恕练习。全部6条都做,可以升级练习成为“爱的纪念录像带”。我们可以在不同阶段,为爱人做不同的“爱的纪念录像带”,每次制作都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与对方的关系,帮助我们更珍惜这份爱(课后作业)。

        人生不可以轻易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给别人,学会分辨那些不会善待、珍惜自己的人。同时,我们要为爱我们的人努力成长,保持爱火长新。黄博士给大家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下节课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