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编办发布消息称,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已全面完成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这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履职事项清单制度的全面推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层治理的高度重视。这项制度通过厘清乡镇(街道)权责边界,明确工作职责,有效解决了基层"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从实践效果看,清单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更让群众办事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具体实践中,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系统性,清单内容涵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二是规范性,通过统一标准确保各地清单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实效性,清单直接对接群众需求,真正做到了"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这些特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理念。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以履职事项清单制度实施为契机,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一是学习能力,要深入研读清单内容,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二是执行能力,严格按照清单规定开展工作,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创新能力,在落实清单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清单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履职事项清单制度的全面落地,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切实把清单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持续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清单内容与时俱进;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
展望未来,履职事项清单制度必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清单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