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国序曲03,加德满都,山路漫漫

加都,是加德满都的简称,就如同布宫是布达拉宫的简称一样。这种叫法不知何年何月起于何人,最初听起来都觉得挺别扭,但时间长了,便也开始叫得顺口,便也习惯了。

山路漫漫

从樟木拼车至加德满都,大概需要五个多小时。其实路程并不遥远,只是全程都是盘山公路,并且路况实在不敢恭维。

车刚开出,便有尼泊尔年轻人身手矫健地跳上车门,伸手从里掏住车窗框,就那么挂在车门外搭了一程。真不知他究竟是站在哪里,怎么站着,怎么着力,怎么平衡身体。但就凭此兄一脸的稀松平常,便知他是个行家里手。才刚出友谊桥(中尼边境),异域风情便如此快速地扑面而来,还真有些适应不来。车中播放起了欢快的印度流行音乐,使得脑中瞬间弹出那张外挂无数乘客的印度火车图片。果真出国了呀。身临其境地觉得自已已然坐在了印度大篷车里。

自从前两年地震,整个樟木没有了。中尼从聂拉木山谷重新开辟了新的边境镇。

挂在车上的尼泊尔小哥

接下来没多久,便开始深深怀念起伟大的祖国。原因无他,“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真是太有道理。从樟木到加都的一路上,路面塌陷无比常见,河流横过道路流淌也属正常,山体滑坡、道路塌方也不偶然。一条路上,尤其是山路,如果个别路段出现状况,可以理解,但如若整条路都状况频仍,那就可见这个国家,至少这片区域对于道路状况的不重视程度、经济水平或是政策抉择了。

除了路本身会出现各种千姿百态的状况,路面上,居然也经常会有一些不速之客。比如晃头晃脑的鸡鸭鹅、脖子上铃铛叮当响的山羊、悠闲踱步的黄牛……我们在车里,居然还曾见证了一对山羊的临街PK。两只羊,就那么全身用力、两角相抵地横在路中央。在司机一阵喇叭之后,这二位知趣地让了路,车子刚一超过它俩,头上的角立马又痴缠在了一起。不知它们这是做日常情感交流呢,还是在进行着技术切磋,或者真的是在掐架。但至少,从听见喇叭响就让路这一点上,这两只羊,还蛮懂事。

车顶上的座位虽则违法,但在尼泊尔当地屡禁不止。你若坐得不够高,如何得知这边风光独好?

路的里侧,山泉水从旁的山石上哗哗淌下,流入导水渠中。外侧便是悬崖,山脚下,一条滔滔的河流,时缓时急,时宽时窄。唯一不变的,就是那自始至终的清澈。据说尼泊尔除了徒步之外的又一大户外活动——漂流,便是沿此河而下。

河岸旁的山丘中,遍布着梯田。虽然气候依旧温暖,但毕竟时值深秋,梯田中的作物,有些已经收割。割倒的稻杆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田垄上,一派金黄。

无论是穷家富户,门窗外、庭院中,都种着色彩艳丽的花草。或是藤蔓缠缠绕绕,或是植株迎风招摇,各个绚烂奔放,纯粹又张狂。

在山路上颠簸、盘旋了大半天后,司机指着前面突然出现的山谷里的建筑楼群,对着我们说,“到了,加德满都。”在穿越了西藏各种辽阔,各种荒芜,各种了无人烟之后,这还是第一次,重返人口密集的城市。加都山谷里面密密麻麻的楼宇,提醒着我们,现在彻底远离了荒野,已然重返人间。

滑坡连缀着塌方。这一条中国援建的中尼之路,实在伤痕累累。而这尼泊尔暴土狼烟的空气,也从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九月到十一月,是尼泊尔的旱季,理当每日一碧千里,晴朗无云。这厚厚的云层,只出现在前来尼泊尔的路上,之后月余,尼国真个是天天艳阳高照
进了加都山谷,天也便大晴了
这也是个,有片平地,就赶紧种上粮食的国家
收获了的麦田
不论是客车货车,这儿的车主都似乎无比善于创造,每辆车上都是欢腾喧闹的涂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