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妹
华与华在黑妹牙膏上的贡献,一是「黑妹」这个字体是华板请陈绍华做的;二是给黑妹提了「唱音符号」:嘿嘿黑妹~传递清新少女的感觉
现在在创意超级符号的时候,很少会首选唱音符号了,因为媒介变了。唱音符号适合视频媒介的传播。比如央视广告和短视频。就像克咳~、因特尔的登~登登登登、消息符号:咳嗽声、华与华每周三直播华板预告声:当当当当。在平面的媒介环境下,视觉符号+文字符号是最佳选择。
在产品TVC广告上,野菊花牙膏的创意是「口腔上火」这个母体场景。口腔上火的场景有两个超级镜头的表达方式:一个是吹蜡烛的时候嘴里喷火(上火);另一个是吹泡泡糖的时候喷火(上火)。
广告脚本:
①口腔上火,就用黑妹野菊花牙膏,超纯萃取野菊花活性精华,清火、清新、清香,黑妹野菊花清热牙膏。
②口腔上火,就用黑妹野菊花活性精华,清火、清新、清香,黑妹野菊花清热牙膏。嘿嘿黑妹~
CPP钙牙膏的创意是从牛奶中提取的CPP钙更能固齿,场景是牛仔在牧场刷牙,这款牙膏的购买理由是:“刷牙3分钟,防蛀固齿3分钟”。
广告脚本:
刷牙3分钟,牙齿就能从牙膏中吸收钙质吗?黑妹独创CPP牛奶钙牙膏,从牛奶中提取天然活性的CPP牛奶钙,快速吸收更有效防蛀固齿刷牙3分钟,防蛀固齿3分钟。嘿嘿黑妹。
服务黑妹的套路和田七类似,产品开发—创意广告解决传播问题—投广告,但在黑妹上就出现了「成本不成立」的问题,打广告的钱收益无法覆盖。这里就可以看到,田七牙膏因为背后的老板是晓声广告——中国电视广告的媒体大腕,所以能够用超低的成本打广告,产品的销售利润能够覆盖广告费。但是黑妹就不行,黑妹买的广告是晓声广告的零售价,田七则是成本价+额外赠送余量。
另外就是,黑妹牙膏的集团很有钱,还有其他收入。在遇到广告费用无法支撑的时候,就没有继续投资牙膏生意。
二、双面针
在双面针牙膏上,华与华的贡献是:提出了「草本原色」的战略,“希望用草本原色把两面针做成草本之王,双面针永远是绿色。”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董事长对华板非常认可,但是实际对接人总裁是不决策的角色。创意提完之后,总裁让调研公司进行消费者测试,“消费者说行就行”。
华杉老师讲道:“很多企业喜欢从国际公司挖人,但是学习国际公司是考古学的问题,要看爷爷辈怎么把这个公司干起来,到了这一辈的时候,它可能是某个级别也不是干这个人,你就以为他是那个公司来的就能这个,他以为能干其实他什么都不懂。”
这里的经验教训是:学习国际公司是考古学的问题,要从历史中,学习爷爷辈就是那个把家业干起来的人是怎么干起来的,关键动作有哪些。其二,挖国际公司现有的人不解决问题。国际公司因为流程、体系完整、资源相对充分,在做事上可以开很多外挂。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背景是:资源有限且稀缺,如何开荒并做出成果?这是完全不同的。
三、广西灵峰金鸡胶囊
在金鸡胶囊的贡献是:华板亲自作词作曲创意了TVC“别担心,让金鸡胶囊来照顾您,小腹坠痛、胀痛、腰骶酸痛,妇科炎症别担心,金鸡胶囊照顾您,灵峰药业。”
华杉老师讲道:“这个广告如果能那么一直投下去,今天也不差。但是企业后来犯了一个错误,要投清热解毒口服液,企业胃口大不能守住,后来投一个清热解毒口服液,希望第一年做到1.8亿,第二年2.4亿,第三年3.6亿投多少广告,投下去之后不行,反而原来能坚持的也没有能力再去坚持了。”
这里让我认识到,在资源有限的时候,要“大材小用”,留有余地,才有战略自由。比如金鸡胶囊这款产品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再去加码投资第二款产品,就造成了“什么都想要,什么也要不到”,第一款产品没有真正投起来,第二款产品也没能力坚持投下去。也就意味着,过去在这两个上面投的钱白白浪费了。
归芎花粉口服液拍了一个产品TVC,这个广告片里提了几个概念「7日疗法」『补血新概念』「经前止痛经后补血」都是当下一个新的产品可以「复用」的概念。
广告脚本:
经前坠胀、小腹酸痛、经行量少,好在有归芎花粉口服液。经期补血新概念,就这几天喝,温和的中药成分,经前止痛,经后补血,7日疗法更能补血养血,归芎花粉口服液,经前止痛经后补血。
华杉老师讲道:“经常有人会问不要光讲成功案例,讲讲失败案例,之前我已经说了这个问题,成功、失败都是企业自己的失败,自己的成功,我们只是在里面做了我应该做的或者我们能做的这个东西,这两年刚才讲的这六个案例应该从现在来讲,在华与华都不算很成功的企业,但是他们曾经是非常牛逼的公司,也感谢这些客户让华与华从一开始就在最前沿。”
现在还有人抨击咨询公司不讲失败案例。这是需要不断告诉我们所服务的客户老板们的,企业的成功或失败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我们能做、应该做的服务。
五、我问华杉
问题一:现在很多公司销售部门和市场部都不怎么联系,请问你觉得销售部和市场部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华杉老师回答:“我非常喜欢日本企业家叫冢越宽,他写了一本书叫《打造一家好公司》,他在里面讲战略,他说,所谓战略,就是让所有人知道。在华与华除了客户的机密以外,我们希望最好让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事,因为这样呢,我们才能够最高的效率。华与华叫做把所有事都是一件事,我们也把帮助企业打破他们的部门墙作为我们很重要一项工作,都切开之后各干各的谁也干不好,回到第一个问题什么关系才是正确合理的?经常要有跨部门的协作才是合理的,这个需要公司的高层来解决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调岗。调岗是打破部门墙以及培养干部非常有效的方式。”
去年我第一次去客户公司分享的时候,引用了华板在7月30日HHPS上讲的话:“管理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事,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分工和技能。为什么老板会干?因为老板所有事都知道;我为什么不会干?因为我只知道一部分事情。”
所有人知道所有事也是服务于统一思想的,想象一下,如果一家企业所有人的思想是统一的,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中国历史上,做到这种程度的就是共产dang。
所有公司的实际情况是:部门墙和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的情况,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信息不对称带来沟通的浪费是看不见的巨额的成本。
如果没有经历对方的角色和位置,换位思考几乎不存在。解决这个现象的最好方式就是调岗,轮着做。我记得客户公司有一个现象是:一个部门的人是在总部办公,当时对市场人员有很多不理解。当这个部门的人跑过市场,这些不解全部消散,并且更能体谅对方了。一旦有了体谅,角色就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同伴。
问题二:企业多产品的时候如何梳理产品体系,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吗?
华杉老师讲道:“首先梳理产品体系不是我们最终目的,多产品的时候你搞清楚你到底做哪些产品,你在哪些类里面有前途,那么你就在那个类别里面去投入。你比如说葵花100多种产品,2007年我们合作的时候我看到他有12个儿童药的品种,我的策略就是聚焦去做儿童药,只有OTC品种不够就要收购处方药的品种,要准备保健品的品种,个人护理的品种那我就去发展我的儿童药产品体系。”
这里启发到我,梳理产品体系不是最终目的,是手段。通过梳理产品体系这件事思考:产品体系有哪些类别,什么类别是好卖的,未来销售空间很大;什么类别是不好卖的,需要精简SKU的,这些不好卖的产品,是吃掉利润最关键的部分。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有前途的类别里。
以葵花为例,葵花跟华与华合作的时候有100多种产品,当时华板看到了儿童药的品种,提出聚焦儿童药的战略。基于这个战略,不仅要有12种OTC的儿童药,还要收购儿童处方药以及储备儿童保健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品种。这个战略构思是华板曾经服务克咳的时候给克咳提出的,最终实现在了葵花身上。这也是当下大众对葵花建立的「儿童药品牌认知」的由来,是从2007年确定、一步步构建、积累出来的。
我能做什么?我的资源禀赋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三:寻找产品购买理由的时候华与华更多是从哪些切入,是产品本身还是从日常场景中去寻找消费需求?
华杉老师讲道:“从任何可能的地方,最终都是修辞的艺术,从哪些角度嵌入我在上一堂课讲策略三维坐标系已经讲了,策略三维坐标系不是三条轴走完最后运算出一个结果,而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随时可能停下来,只要我找到了就在这了,那个可能性是无限的。”
这个很启发我,策略三维坐标系是服务我们寻找购买理由的结构性框架,也就是指导我们去收集/挖掘信息的三个维度。购买理由不是这三个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是这个寻宝的过程中,突然找到一个购买理由,或者找到了几个购买理由,就可以停下来了。无论购买理由是什么,最终都需要通过「修辞学」表达出来。超级词语、超级句式的组合。
新手会犯一个错误是:以为按照三维坐标系去执行就能产出创意。不一定。最重要的是:发现宝贝的眼睛。很有可能宝贝在眼前但是看不见。这跟经验、阅历和认知有关,见过好东西、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不好的,判断力和辨别力才能提升。
问题四:老师好,在现场的传播环境下,怎么样推广更有效,有什么建议吗?
华杉老师讲道:“这位同学,我们孜孜以求答案,但是有个问题,提这样的问题就好像请问怎么发财一样。不管在什么样的传播环境,华与华方法基于对传播和媒介,两个重大的理解。首先「传播」是符号的编码和解码。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首先要想我怎么编码?怎么编码呢?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又有巨大的损耗。编不能把自己的内容编出来,传不能所有传到所有消费者哪里去,传到了之后,他不能全部地接收。接收一点片段它也不能全部的理解,最终还要购买你产品的行为反射。华与华方法基于这个问题,解决传播过程中的损耗问题。播出去一个抓手,把它脑海中的潜意识抓出来,利用顾客脑海里面本来就有的东西。对「媒介」的理解,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商品即信息,包装即媒体。把自己商品当做最大的媒介,而不是考虑外部的媒介。往往大家对自己的内容和自己的媒体都没有搞清楚,然后就是去看外面的东西,就舍本逐末了。”
这个问题和回答让我重新温习:传播和媒介。
传播=符号的编码和解码,在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损耗问题。首先是编码的损耗,编的东西传不出去;其次是信息接收方面,认知心理学提过一个概念:人类短期信息加工的的容量平均为 7 个单位,上下浮动 2 个,这样就意味着,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只能接受片段;最后,企业做传播还要达成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这是华与华方法要解决「传播」即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三个带来损耗的方面。解决方案是:用携带意义的、感知的符号唤醒集体潜意识。这个符号也就是拥有共同文化契约的超级符号,超级符号也叫老朋友符号。就像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都认识熊猫一样。那我们想传递中国风格的时候,首选符号之一就是熊猫。
媒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元媒体(不花钱的),另一种是延伸媒体(花钱的)。元媒体最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产品包装,另一个是企业的自媒体账号。延伸媒体主要指的是花钱的媒体,比如电视广告、梯媒、信息流广告、户外广告等。
在媒介方面,最重要的思考应该投入在「元媒体」的创作和使用上,能不能先用到100%,再去看延伸媒体。延伸媒体多少有些毒性,一投就有。长期下去最大的弊端是:丧失流量主权。
怎么建立流量主权?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中写道:“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流量主权、流量结构。这一结构,必须是时间上、空间上、文化上、物质上的多层级复合结构。这一复合流量结构包括:①母体词语流量、②产品流量、③产品结构流量、④元媒体流量、⑤广告流量”。
当下最重要的两个抓手,一是用好包装及终端元媒体;二是搭建企业的自媒体平台,自己生产内容和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