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冥想

十多年前,接触到冥想。那时,有一盘磁带,总是在睡前播放,“请你跟随我的声音,安静地躺下来,静静地呼吸,一呼一吸,一呼一吸,身体慢慢地放松,现在放松你的眼睛,你的鼻子,你的……现在我们想象自己来到海边,风儿轻轻地拂过你的脸颊,海鸥在不远处自由自在地飞翔,一天的疲惫在此时得以消散……”

几乎一个月,我就这样不知不觉睡着了。同时,也害怕,是不是会上瘾,以后没有这些提示语就无法睡着。

后来,就不再听,去练一段时间的瑜伽,那教练的声音仿佛也是这般柔和,随着身体动作的变换,慢慢引导我们放松自己。平时我们的肌肉是很紧张的,自己没有察觉到。那天,我指导一个孩子主持节目,他肌肉紧张,所有发出来的音都是瘪的,我让他一遍遍”哎哎哎“叹气,一遍遍让他嘴角上扬,果真,练了一上午之后紧张感消除了,声音柔和美好。我们平时绷着神经,同时也绷着肌肉,心灵总是得不到放松。

很多人都是说打坐冥想多好,我觉得还是不能接受。

自从,上次参加了一个社群,里头再次谈到冥想的好处。最近又听了两节有关冥想的内容,再一次加深对冥想的了解。它变得不再神秘。

有一个课程是这样对冥想是这样介绍的:

调身

坐姿:以稳定作为基础。坐好,挺直脊椎,慢慢放松。

脊椎:身子往前倾,头不要歪,颈椎胸椎腰椎保持垂直,臀部好像要离开座垫,然后再回来。身体重心放到腿上。

两只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大拇指相触,放在下腹旁,轻轻地放在胯骨部分。

两个肩膀张开,平整,不要沉肩,腋窝要打开。

头要正,后脑向后收,下巴在内收。

双目要闭起。

舌顶上颚,像婴儿酣睡的样子。

调息

呼吸要匀速的,稳定的。

嘴巴轻轻闭上,嘴角微微上扬。

你的心和你的,吐三口气。

忌讳紧张, 不能放松。越使劲,越不能放松。

调心

注意力,置心一处。关注点,要集中在一个点。注意力守在人中,人中是大脑集中反映的区域。

觉察到妄念了,非常简单,再一次把注意力带回人中。

不要跟随妄念,不要太在意情绪的起伏,不迎不惧,不要打压,只要如是看着他来来去去就可以了。

往往要保持一种觉醒的心。

冥想的时候为什么心不静?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思虑了,就像一条瀑布,奔泻不止。

静坐时是向内寻求。

妄念就像疯猴子。

我试了一下,这更多的是打坐的要求,对坐姿的要求较高。比较难完成,感觉有点像宗教,内心有点排斥,特别是坐的姿势。

另一个课程是这样介绍的:

正念冥想,很简单,是一种思维体操,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快乐。要求:舒适地坐好即可,然后观自己的呼吸,杂念来了,没关系,不加判断地观察当下的自己,再重新回来,就这样继续,每天三次,每次两分钟,以后适应了可加长时间。

我试一下,这个很简单,但还是杂念很多,想这想那。但我确定,冥想可以让我安静下来。

科学研究,认为冥想有好处。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的冥想,让自己的精神更专注,让自己更放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