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前半生的命途算是顺当的,她爹毕竟是马锅头,给她介绍一位读书人叫陈静先。陈静先与金凤二人并不属于两情相悦,起初陈静先家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读书人嘛,总有些清高在的,尤其是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尤其是面对走马帮这样的家庭的时候。
那日金凤他爹爬上他家那大白的阁楼,搬一条存了好几年的火腿,打算跟陈家做个礼。没想到鬼使神差的在梯子上没有站稳,滚了下来,当场死了。
傍晚,金凤穿着一件剪裁的紧紧的蓝布衣服,到了陈家门前。陈家人困惑极了,金凤只说“我爸爸说他死了,叫我来找大爹,我爸爸说了,我往后要靠陈大爹照应,陈大爹是读书人最讲义气,不会不管的”。或许是因为金凤的勇气。陈家从此慢慢接受了金凤。二人如常一般,结婚生子。只是结了婚,似乎才发现,金凤并不能理解陈的浪漫,他们一齐去看杏花被吹落在溪间,金凤只觉得杏子不好吃,初春的风又冷的要死。同时陈也不太能理解金凤的重点,金凤同陈说明,那一夜不是她爸吩咐的,是她自己因为喜欢直接赶上门了,陈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受到了蒙骗。觉得金凤这样不知礼数的女孩简直与野人也差不多。
这二人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啊。
或许是因为金凤一日一日的没有规矩。或许是因为二人的生活差距实在太大。陈变得不愿意金凤说任何事,就把自己锁在书房里。陈一旦进了书房,金凤也不再管。只有几回惹的急了,到书房去把陈写东西的纸张扯的七零八落,嘴里嚷嚷着要离婚,陈则是默默的不做声,仍然拿出新的纸来写(如此的情感漠视啊),金凤又哭又叫发了疯。但最后只是把一地的纸张整理了,撕坏的拿去点火完,好的重新放回去。在此只看了陈的情感漠视,到此时啊,开始令人惋惜了,但是二人相处沦为这个地步似乎也是必然……相逢必然,相识必然,相知必然,相互疏离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