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支援的物资,为什么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前几天,日本支援湖北物资的照片,引起了网络热议。引起关注的原因不是因为物资本身,而是物资外包装箱上的文字。

一份物资外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还有一份物资外包装箱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出自一千三百多年前,其作者是日本长屋亲王。

当时,日本长屋王崇敬佛法,仰慕大唐发达的佛教文化,便派人缝制了一千件袈裟,让第9批遣唐使赠予唐朝“大德圣僧”,希望求得真法。而在这些袈裟边缘上,便绣着四句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大意是:中日虽然属于两个国家,但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希望将袈裟寄予崇佛之人,以结下相会的缘分。

后来,鉴真和尚听闻此偈,深受触动,终六渡扶桑,弘扬佛法。

长屋亲王的四句偈被收录到了《全唐诗》中,书中题注:明皇时,长屋尝造千袈裟,绣偈于衣缘,来施中华。真公因泛海至彼国传法焉。

长屋王赠袈裟事件的详情,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亦有记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秦风·无衣》。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为: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这是一首战歌,激昂慷慨,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加油,待到春暖花开时,相约武汉赏樱花!

温馨提醒

特殊时期

少出门!少聚集!

勤洗手!戴口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