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


一、写下你母班的bug,这些bug为什么没有被修复?你有什么建议吗?


宝磊学长,我是25班鹿鸣。今年7月份加入的007,在25班成立的第一周申请的当小组长,为了有效链接小组成员,我加了小组每位战友的微信,拉了一个小群。为了促进大家完成作业,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尝试了一些方法,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

为了让大家在起跑时不掉队,我尝试着将目标拆解,目标每周一篇文章,我写文章时先确定主题,梳理思路,收集素材,写成初稿,修改完稿。大概是这样的流程,于是我就会提前3天在群里发一个问题框架,这周的主题是什么?打算怎么写?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踩过什么坑?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战友分享?

大家很积极,第一这样交流就好像走夜时有伙伴,不怕黑了;第二分享困惑也是一种激励,写不好时会自我否定,当发现战友都是从笨拙走过来时,心里会更加坚定;第三分享踩过的坑和收获的经验,可以让组里的战友都有收获。

每次小组交作业时我会阅读并点评每一位战友的文章,第一周大家都在互相称赞,鼓励是好的,但我想能帮我指出自身的不足更能促进我的成长,所以又在小组里发起了点评模板,点评有称赞,也要有建议。既要发现文章的亮点,也要指出文章有待提高的地方。

>现在让我写母班的BUG,我想一想,有以下三点:

1、班级热情度降低,群里发消息没有人看,没有回复,群可能被静音了;

2、竞选值月生、小组长热情降低,招不到人;

3、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和点评,惩罚红包效果也不好;

>这些BUG为什么没有修复?

1、班级热情度降低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自己工作、生活、学习、兴趣各种群就有40余个,置顶的就有13个,这些群对注意力的消耗特别大。把群置顶又设置消息免打扰的心里是这个群的消息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但我不会一直盯着看,只会在固定的时间浏览,抓取对我有用的信息;

2、竞选值月生、小组长热情降低,招不到人。我个人认为也属于正常现象,刚开始大家对值月生和小组长充满好奇,一切都是新的,想尝试,想挑战自己,所以会踊跃报名,但我们看一下,有多少人积极的连续申请当值月生和小组长?想一想为什么?

3、有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和点评,即使罚红包,也没有好的改善。我认为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没能及时完成作业和点评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小组当时就有个学员,两次没交作业,微信、电话多次沟通,他确实很忙,经常加班,也跟班长讨论过他的情况,最后为了遵守规则,他选择了离开。虽然很伤感,但确实要按规则处理。

为什么这些现象我的基本态度都是正常的呢?存在即合理,先接受它,再改变它,这样每改变一小步都是巨大的成就,越改进越兴奋,越有成就感。

>我有神马建议?

求之不得,反求诸己。

因为认识的战友越来越多,对其他班级的气氛也有所了解,当发现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而出现多次后,就要开始思考是不是内部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了。我从游戏改变世界的理论和杨三角管理模型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学习,也要有趣。解决第一和第三个问题

来007的战友都是希望自我成长的战友,游戏改变世界里给出四个关键点,宏大目标,清晰规则,及时反馈,自愿参与。

目标要有感染力,可以引发共鸣,例如我们小组发起的本周的收获,才过的坑,获得的经验,大家有共鸣,有收获,所以愿意参与。

游戏化,设置一些标准,让小组之间比拼,让作业多一层比拼的乐趣。

及时反馈,我发文章后被上下楼点评前很期待,等时间长了体验就不好了,如果有其他人点评我就很意外,意外的惊喜是非常好的反馈。

2、杨三角模型。解决问题二

杨三角管理模型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愿不愿?能不能?许不许?

这个事愿不愿意做?有没有能力做?规则制度允不允许做?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培养那些有意愿,想积极做的战友来竞选小组长和值月生,并从制度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



二、你觉得理想的社群是怎样的?试着想象你将来自己的班级,如五班班级定位是“为战友构建共同成长的环境”你的班级定位是什么?


我理想的社群是助我成长,这个成长不少苦哈哈的,而是有趣味的,充满挑战的。

我想的定位是”遇见更好的彼此“

每一次点评,每一次相遇都发现彼此的成长,彼此都更加优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