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饧

“饧(拼音xing)”,在《新华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一是糖稀,二是糖块、面团等变软,三是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我所知道的,在我们鲁西南地区,用“面团变软”的意思,如“刚和好的面饧一会儿好擀”。至于“糖稀”,我们就叫“糖稀”,“眼睛半睁半闭”,我们叫“迷糊着眼”。所以,“饧”字用的时候较单。

本人爱好做饭,知道点“饧面”和“醒面”的知识。饧面是指将和好的面(方言叫死面),不能马上用,须用用湿布盖住面团,让其静置一段时间,主要是让面粉吸足水分,让面筋得到进一步伸展,也就是说“死面”是和好后直接“饧”。发好的面,“醒”就不同了,它是将发面使劲搓揉、搅拌后静置起来,主要是让面团中蛋白质充分吸水溶化膨胀,胚子体积增大,这时的“醒”就是“二次醒发”,主要是为了蓬松和韧性。

“饧面”和“醒面”是有区别的,希望您不会再弄混淆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汉语词典》给“剂子”的解释是“拼音jì zǐ,做馒头、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大块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的意思,该...
    一两茶叶阅读 2,253评论 3 12
  • “棒子”,拼音读音是bàng zi,《汉语词典》解释的意思是北方方言,对“玉米”的俗称,也有与玉米连称的,举玉米棒...
    一两茶叶阅读 1,742评论 8 12
  • 以前,在鲁西南农村,有一种让小孩眼巴巴望着,央求大人给买,或者是“铤而走险”,偷拿大人塞在墙缝里的破鞋,跑到呵浪挑...
    一两茶叶阅读 739评论 13 28
  • 在鲁西南大部分县市方言口语里,都是把白面馒头称作“蒸馍”。如“恁家晌午饭都吃蒸馍了吗?”“没有。俺奶奶吃嘞是蒸馍,...
    一两茶叶阅读 1,091评论 4 10
  • “箅子”一词,应该不属于鲁西南方言范畴,应该为普通话一个词语。本文主要是想借它说点以前鲁西南地区有关箅子的老物件、...
    一两茶叶阅读 608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