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总结

Spring Boot的“叛逆”与“妥协”

第一次用Spring Boot写项目时,我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享受着自动配置带来的便利,却从未想过它背后的逻辑。直到这周亲手拆解了一个自定义Starter,才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有多精妙。当我试图通过@ConditionalOnMissingBean覆盖默认配置时,框架突然抛出一堆依赖冲突的异常,像极了我小时候故意打翻父亲茶杯后被抓包的窘迫。折腾到深夜才明白:Spring Boot的“约定优于配置”不是束缚,而是一种温柔的引导——它既允许你自由发挥,又在你偏离轨道时默默拉回正途。

Maven:从“工具人”到“战略家”

曾经觉得Maven不过是点击“导入依赖”的傻瓜工具,直到用dependency:tree揭开依赖冲突的真相。某个深夜,我对着控制台输出的巨型依赖树欲哭无泪——二十多个版本的Jackson库像藤蔓般纠缠,而真正的凶手竟是某个不起眼的测试工具包。手动排除依赖的过程堪比解谜游戏,但当我最终用<exclusions>理清头绪时,突然意识到:Maven不是简单的构建工具,而是项目架构的战略指挥官。多模块拆分后,团队新人不再需要我手把手教如何搭建环境,这种“赋能”带来的成就感,远胜于快速写完一百行代码。

AI:技术人的“第二双眼睛”

作为后端开发者,我曾天真地认为AI是算法工程师的专属玩具。直到用Python跑通第一个线性回归模型,才发现数据世界的奥秘远超想象。当我把用户行为数据输入模型,看着损失值像心电图般上下跳动时,突然想起了自己刚学编程时对着Hello World傻笑的样子。更有趣的是,当我试图用TensorFlow Lite将模型集成到Spring Boot服务中,两个截然不同的技术栈竟意外地兼容。这种跨界融合的惊喜,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技术的边界——或许未来的后端工程师,都需要随身携带一本《机器学习入门指南》。

踩坑日志:比代码更珍贵的是反思

当然,这周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调试AI模型时,我曾因为忘记标准化数据集导致准确率暴跌;在Maven多模块项目中,因为版本号写错一位数字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在Spring Boot自定义Starter时,因忘记添加@Configuration注解而白忙活半天。但这些“翻车现场”反而成了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教会我:编程不是数学公式,而是需要不断试错的实验科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周的学习重心集中在三个方向:Spring Boot的深度实践、高级Maven技巧的掌握,以及对基础AI知识的入门...
    夏俊杰阅读 32评论 0 0
  • 本周从零搭建了JavaWeb开发环境,对Maven依赖管理、Tomcat服务器配置、Servlet核心机制有了...
    夏俊杰阅读 83评论 0 2
  • Spring源码分析和总结我以下呢 就模拟一个请求 从代码上 简单说说 SpringMVC一个请求得流程 先来个图...
    燕京博士阅读 10,905评论 1 5
  • 我学习Java中的AOP,了解了切面、连接点、切入点、通知和织入等核心概念。通过学习资料和示例,理解到AOP能将日...
    董金科阅读 35评论 0 0
  • 微信小程序看到95集,学一半了,软考本周把以前的复习一遍,又刷一遍题,正确率80%,把错题又刷刷,知识点总结(目前...
    安嘉庆_2021强化班阅读 1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