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076:关于仆固怀恩的这个情况,思考几点:

学习内容:卷第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广德元年(763)七月至永泰元年(765)十月,共2年3个月

仆固怀恩被构陷与回纥谋反,上书自讼

【原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

广德元年(癸卯、763)

秋,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

壬子,赦天下,改元。诸将讨史朝义者进官阶、加爵邑有差。册回纥可汗为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敦为娑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左、右杀以下,皆加封赏。

戊辰,杨绾上贡举条目:秀才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五道;国子监举人,令博士荐于祭酒,祭酒试通者升之于省,如乡贡法。明法,委刑部考试。或以为明经、进士,行之已久,不可遽改。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以仆固玚为朔方行营节度使。

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及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

初,仆固怀恩受诏与回纥可汗相见于太原,河东节度使辛雲京以可汗乃怀恩婿,恐其合谋袭军府,闭城自守,亦不犒师。

及史朝义既平,诏怀恩送可汗出塞,往来过太原,雲京亦闭城不与相闻。怀恩怒,具表其状,不报。

怀恩将朔方兵数万屯汾州,使其子御史大夫玚将万人屯榆次,裨将李光逸等屯祈县,李怀光等屯晋州,张维岳等屯沁州。怀光,本勃海靺鞨也,姓茹,为朔方将,以功赐姓。

中使骆奉仙至太原,雲京厚结之,为言怀恩与回纥连谋,反状已露。奉仙还,过怀恩,怀恩与饮于母前,母数让奉仙曰:“汝与吾儿约为兄弟,今又亲雲京,何两面也?”酒酣,怀恩起舞,奉仙赠以缠头彩。

怀恩欲酬之,曰:“来日端午,当更乐饮一日。”奉仙固请行,怀恩匿其马,奉仙谓左右曰:“朝来责我,又匿我马,将杀我也。”夜,逾垣而走,怀恩惊,遽以其马追还之。

八月,癸未,奉仙至长安,奏怀恩谋反。怀恩亦具奏其状,请诛雲京、奉仙。上两无所问,优诏和解之。

怀恩自以兵兴以来,所在力战,一门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说谕回纥,再收两京,平定河南、北,功无与比,而为人构陷,愤怨殊深,上书自讼,以为:

“臣昨奉诏送可汗归国,倾竭家貲,俾之上道。行至山北,雲京、奉仙闭城不出祗迎,仍令潜行窃盗。回纥怨怒,亟欲纵兵,臣力为弥缝,方得出塞。雲京、奉仙恐臣先有奏论,遂复妄称设备,与李抱玉共相组织。

臣静而思之,其罪有六:

昔同罗判乱,臣为先帝扫清河曲,一也。臣男玢为同罗所虏,得间亡归,臣斩之以令众士,二也。臣有二女,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三也。臣与男玚不顾死亡,为国效命,四也。河北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抚绥以安反侧,五也。臣说谕回纥,使赴急难,天下既平,送之归国,六也。臣既负六罪,诚合万诛,惟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

臣受恩至重,夙夜思奉天颜,但以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诸道节度,谁不疑惧!近闻诏追数人,尽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虚受陛下诛夷,岂惟群臣不忠,正为回邪在侧。

且臣前后所奏骆奉仙,词情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任弥深。皆由同类比周,蒙蔽圣听。

窃闻四方遣人奏事,陛下皆云与骠骑议之,曾不委宰相可否,或稽留数月不还,远近益加疑阻。如臣朔方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中兴主人,乃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反信谗嫉之词。

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遭诋毁,弓藏鸟尽,信匪虚言。陛下信其矫诬,何殊指鹿为马?

傥不纳愚恳,且贵因循,臣实不敢保家,陛下岂能安国!忠言利行,惟陛下图之。臣欲公然入朝,恐将士留沮。今托巡晋、绛,于彼迁延,乞陛下特遣一介至绛州问臣,臣即与之同发。”

九月,壬戌,上遣裴遵庆诣怀恩谕旨,且察其去就。怀恩见遵庆,抱其足号泣诉冤。遵庆为言圣恩优厚,讽令入朝,怀恩许诺。

副将范志诚以为不可,曰:“公信其甘言,入则为来瑱,不复还矣。”明日,怀恩见遵庆,以惧死为辞,请令一子入朝,志诚又以为不可,遵庆乃还。

御史大夫王翊使回纥还,怀恩先与可汗往来,恐翊泄其事,遂留之。


【原文华译】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

1 秋,七月一日,群臣呈献皇帝尊号为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

七月十一日,赦天下,改年号为广德。讨史朝义的诸将进官阶、加爵邑各有等差。册封回纥可汗为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敦为娑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左、右杀(左翼王、右翼王)以下,皆加封赏。

2 七月二十七日,杨绾上呈贡举考试条目:秀才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五道;国子监举人,先由博士向祭酒举荐,祭酒考试通过者呈送尚书省,依照州县逐级举荐秀才的办法。只有明法(法律科)由刑部考试录取。有人认为明经、进士科举制度,已经推行很久,不可骤然改变。杨绾的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执行,但有识之士都很赞同。

3 任命仆固玚为朔方行营节度使。

4 吐蕃攻入大震关,攻陷兰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州,夺取河西、陇右全部土地。

唐朝自建国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都设置都督、府、州、县。开元年中,设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辖,每年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绸缎为军资,开辟屯田,供应粮草,设置监牧,蓄养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后来安禄山造反,边兵精锐全部被征发入援平叛,称为行营,所留下的兵单弱,胡虏开始稍稍蚕食;数年之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蛮夷地区了。

5 当初,仆固怀恩受诏与回纥可汗相见于太原;河东节度使辛云京认为,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恐怕他们合谋袭击军府,于是闭城自守,也不出来犒劳军队。

后来,史朝义既已被平定,皇帝下诏,命仆固怀恩送可汗出塞,往来经过太原,辛云京也紧闭城门,不闻不问。仆固怀恩怒,上表向皇帝报告,皇帝没有回复。

仆固怀恩率朔方兵数万人屯驻汾州,派他的儿子御史大夫仆固玚率领一万人屯驻榆次,裨将李光逸等屯驻祈县,李怀光等屯驻晋州,张维岳等屯驻沁州。李怀光,本是渤海靺鞨人,姓茹,为朔方将领,以功劳被赐姓李。

钦差宦官骆奉仙抵达太原,辛云京与他深相交结,跟他说仆固怀恩与回纥连谋,谋反的行迹已经显露。

骆奉仙回京,经过仆固怀恩处,仆固怀恩与他在母亲跟前饮酒,母亲数次责备骆奉仙说:“你与我儿约为兄弟,现在又亲近辛云京,为什么要做两面人?”酒酣,仆固怀恩起舞,骆奉仙赠给他缠头。

仆固怀恩打算还礼,说:“明天是端午,应当再乐饮一日。”骆奉仙坚持要走,仆固怀恩把他的马藏起来,骆奉仙对左右说:“他母亲早上责备我,他现在又藏匿我的马,这是要杀我啊。”夜里翻墙逃走;仆固怀恩大惊,赶紧追上把马还给他。

八月十三日,骆奉仙抵达长安,上奏说仆固怀恩谋反;仆固怀恩也上奏说明前后情况,请求诛杀辛云京、骆奉仙;皇帝两边都不问,颁发优诏让他们和解。

仆固怀恩自从兵兴以来,一路力战,一门之中,为国牺牲的有四十六人,让女儿远嫁绝域,说服回纥,两次收服两京,平定河南、河北,功高无人能比,却为人构陷,心中愤怨很深,上书自讼,认为:

“臣之前奉诏送可汗归国,倾尽家财,送他上道。走到山北,辛云京、骆奉仙紧闭城门,不出城迎接,让回纥军队像盗匪一样,偷偷摸摸过境。回纥怨怒,亟欲纵兵攻击,臣极力劝解,才得以和平出塞。

辛云京、骆奉仙担心臣先上奏陛下,于是又妄称我防备朝廷,与李抱玉相互勾结。臣静而思之,我的罪有六条:

当年同罗叛乱,臣为先帝(李亨)扫清河曲,这是第一条罪;臣的儿子仆固玢被同罗俘虏,自己逃回来,臣斩了他以正军法,这是第二条罪;臣有两个女儿,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这是第三条罪;臣与儿子仆固玚不顾死亡,为国效命,这是第四条罪;河北新附,节度使都手握强兵,臣以抚绥政策,安抚他们不要对朝廷怀有疑心,这是第五条罪;臣说服回纥,让他们奔赴国难,天下平定之后,又送他们回国,这是第六条罪。

臣既然背负这六条大罪,诚然应该被诛杀一万次,活该吞恨九泉,含冤千古,还有什么要控诉的呢?

臣蒙受朝廷大恩,日夜都想能到京师侍奉陛下,但最近以来,来瑱受诛,朝廷没有明示他到底有什么罪,诸道节度使,谁不疑惧?近来听闻朝廷下诏征召数人,他们全都不去,实际上是畏惧宦官们的谗口,担心无罪而被陛下诛夷;岂是群臣不忠?

正是奸邪之人,就在陛下身旁!况且臣前后所奏骆奉仙,词情并非不实,而陛下竟没有任何处置,反而对他更加宠任;这都是因为他的同类太多,蒙蔽圣听。

臣听说,四方派人入京奏事,陛下都说与骠骑(宦官程元振任骠骑大将军)商议,从来不问宰相可否;去的人,有时被稽留数月,也不能回去,远近更加疑虑。像臣这样的朔方将士,功劳最高,为先帝中兴的主力,也是陛下流亡时期的老兵,陛下不仅没有给予额外的优奖,反而相信那些谗嫉之词。

郭子仪之前已经被猜疑,臣如今又遭诋毁,‘飞鸟尽,良弓藏’,看来并非虚言。陛下相信他们的诬陷,和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

如果陛下不能接纳我恳切的愚忠,一味因循苟且,包庇纵容,臣实在不敢说能保住自己的家,陛下又岂能安国?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陛下仔细考虑。

臣打算公开入京朝见,又担心将士们阻拦。现在在晋州、绛州一带巡行,拖延时间,乞请陛下特遣一个使者到绛州问臣,臣即与他一同进京。”

九月二十二日,皇帝派裴遵庆到仆固怀恩处晓谕旨意,并观察他的意向。仆固怀恩见了裴遵庆,抱着他的脚号泣诉冤。裴遵庆说圣恩优厚,暗示明劝,要他入朝。仆固怀恩许诺。

副将范志诚认为不可,说:“您相信他的甜言蜜语,入京之后,就成为来瑱,不能回来了!”

第二天,仆固怀恩见了裴遵庆,以自己怕死为辞,请令送一个儿子入朝,范志诚又认为不可,裴遵庆于是自己回去了。

御史大夫王翊出使回纥回来,仆固怀恩先前与可汗有往来,担心王翊泄露了他的事,于是把王翊扣留。



【学以致用】

关于仆固怀恩的这个情况,思考几点:

01,至诚无息,要用新的发展步伐来解决旧的矛盾

有句话叫“对上以忠,对中以信,对下以智”,

我认为这是团体各级之间保持互信的根本性原则

对上级保持毫无保留的忠诚,以获得上级的信任,这一点,郭子仪给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可是,仆固怀恩跟着郭子仪混的时候,没法领会这一境界。

看本篇仆固怀恩的这段申诉,说的有没有道理?

只有一半

首先,朝廷的行为方式是有错的,仆固怀恩说的是事实

其次,仆固怀恩也有错的。

来瑱的功劳与仆固怀恩的功劳根本没法比。而且来瑱是主动犯了大错,他受到惩罚本就应该。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仆固怀恩要走向与国家对立的理由。

比如,他私自恢复降军将领的官位,并将之发展成自己的羽翼。

假如我是老大,我估计也会不爽的。

但是,在仆固怀恩写申诉信之前,以上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旧矛盾。 各自都有问题。

那么,要解决信任的问题,就得往前发展,在接下来的言行中要一一对证。

信任度都是从每次的承诺与兑付中积累的。

可是,仆固怀恩说了要求,朝廷也照做了,可他自己却又反悔了。

这就违背了至诚之心。

因此,仆固怀恩说没有私心异志,这话怎么让人相信呢?

别人可不会只看你说了什么,别人只会从你的行为动机中看真相。


02,对一个人的重视,要考虑他的厚德承载量

仆固怀恩为什么又不愿意去呢?真的如他所说,是怕死吗?

不是。

他可能期待成为第二个安禄山。 他或许也想搏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因为他的资本比安禄山要强,这就把他的那颗野心给撑大了。

回纥可汗是他的女婿,以他的影响力,唯一能压制他的只有郭子仪,而郭子仪的副元帅岗位已经给到他了,且郭子仪一直被皇帝猜忌,他还会服郭子仪吗?

并且,此时唐代宗与唐代宗身边人的领导力,远不如李隆基以及唐肃宗时期的领导能力,那么,仆固怀恩还怕什么?

这也是领导者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地方

当年李泌给唐肃宗的建议,就是要控制不以官位作为奖励,而要重视爵位的奖励。

官位是有限的,当朝廷封无可封的时候,当他离老板位置很近的时候,一旦发现老板原来也不是那么有道德,有智慧,

那么,他的那颗不服之心就要压不住了,不由得想要干点冒险的事情。 这也是人性。

可是仆固怀恩不是汉族,可能对华夏圣贤的至高理念了解的不够透彻,不知道天命这种东西的微妙。大德必得其位。你的德行如果不够,大位是得不到的。不要去赌那个极端。

那么,我们往回推。 这个重点在于老板这里,

我们在重视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他的气(器)量。 器量如果不够宽、不够大、不够厚,那么你给予的越尊贵,也就相当于逼着他走向德不配位的境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