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开始了。
周平王迁都到洛阳,看到洛阳市井稠密,宫阙壮丽,万分惊喜。四方诸侯进表称贺,唯有楚侯未来。平王意欲讨伐,大臣劝止。
秦襄公回国,周平王许他以岐山以西现今由西戎占领的土地(岐山位于现在山西省宝鸡市)。秦襄公回国整顿人马,三年不到,杀败犬戎,辟地千里,遂成大国。
秦国乃是颛顼的后裔。其后裔辅佐大禹治水,得以赐姓为嬴。周孝王时期,在泾渭二水之间为周王朝养马,马大地肥,周孝王认为是祥国之兆,把秦地赐封给嬴氏,为附庸之君。传六世到秦襄公,因为勤王封为秦伯,现今又取得了岐山以西的地区,势力更加强盛。建都凤翔(今宝鸡附近)。
周平王15年,襄公薨。秦文公子文继位。是年在秦国境内发生多起祥瑞。一则秦文公梦见上天派使者,任命他为白帝,主掌西方的祭祀。二则在陈仓(宝鸡)得异兽猬、雉精陈宝。后来猬消失,雌陈宝化为石鸡。三则梓树精变牛沉入江中。秦文公每次祥瑞发生后都僭越祭祀。
鲁惠公听说秦国僭越祭祀,也派使臣奔赴周都城,向周王请求采用帝王之礼进行祭祀。周平王不允许他这样做。可是惠公说,祭祀之礼是我们的祖先制定的,子孙用用又何妨?于是鲁国开始用帝王的祭祀之礼。平王知道了,不敢问责。其他诸侯效仿。王室日益衰微。
再说郑伯的儿子掘突嗣位,就是郑武公。郑武公兼并周围的土地,建立新郑,定都于郐(郑州)。
郑武公夫人姜氏是申侯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寤生,次子叫段。郑武公夫人姜氏喜欢次子段,想让他袭位为君。郑武公不同意。
郑武公去世后,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太后姜氏为小儿子段讨要国中第二大城作为封地。郑庄公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大夫祭足上表表示反对。庄公以其母命不可拒为由仍然给了弟弟段这个封地。
姜氏封地讨要成功,并不满意,教唆小儿子囤兵取代寤生郑庄公。太叔段按照母亲的说法行事,在封地屯兵练兵。
郑国的大臣们纷纷要求郑庄公防患于未然杀了太叔段,郑庄公因太叔段的罪恶还未显示出来没有同意。
大臣公子吕在祭足的指导下,私下拜见郑庄公,与郑庄公定下诱敌叛乱之计。公子吕对祭足佩服不已。
第二天,郑庄公假传自己将去周朝辅政。太后姜氏大喜,差人给小儿子太叔段送信相约起兵。在送信途中,郑庄公截获此信后,将此信依计送达太叔段手中,获得回信,留作太叔段谋反的证据。
太叔段按照母亲信中策划,兵分两路,他的儿子公孙滑前往卫国借兵,而他自己领兵出了他的封地。而公子吕早已埋伏在太叔段的封地。太叔段刚一离开,公子吕就去城楼放火,占领了太叔段的封地。随后出榜安民,备说太叔段的不义之举。满城人尽皆知,不满公叔段的作为。
再说太叔段上路二日,军队听说了他的封地被占领,而且军队里传言太叔段不仁不义。大家哄然而散。太叔段逃往共城,两路大军夹击共城,最终自缢身亡。而郑庄公憎恨母亲偏心,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不相见。
颍谷封人颍考叔认为这是不孝之举,伤风败化,遂劝导郑庄公。郑庄公也非常后悔,最后掘地见泉建了一间地室,与母亲在地室相见,冰化前嫌。
前往卫国请兵的太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听说父亲被杀,遂逃往卫国,卫恒公表示要兴师讨伐无道的郑庄公。
简化版本(比上文少300余字)
5.1第一次作业|《东周列国志》第四章
东周列国开始了。
周平王迁都到洛阳,欣喜洛阳地方繁盛。四方诸侯进表称贺,唯有楚侯未来。平王意欲讨伐,大臣劝止。
秦襄公回国,周平王许他以岐山以西现今由西戎占领的土地(岐山位于现在山西省宝鸡市)。秦襄公回国即开始与犬戎作战,尽收岐山以西的土地,成为大国。
赢秦氏,由大禹治水辅助有功的赐姓开始,经历养马等功劳成为附庸之君,又由于秦襄公勤王获得岐山以西的土地,至此,定都凤翔(今宝鸡附近)。作为大国,与各国交往联姻。
周平王15年,秦襄公薨。秦文公子文继位。是年在秦国境内发生多起祥瑞。秦文公每次祥瑞发生后都僭越祭祀。
鲁惠公听说秦国僭越祭祀,也赴周请求采用帝王之礼祭祀。周平王不许。可是惠公说,祭祀之礼是我们的祖先制定的,子孙用用又何妨?于是鲁国开始用帝王的祭祀之礼。平王知道了,不敢问责。其他诸侯效仿。王室日益衰微。
再说郑伯的儿子掘突嗣位,就是郑武公。郑武公兼并周围的土地,建立新郑,定都于郐(郑州)。
郑武公夫人姜氏是申侯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寤生,次子叫段。郑武公夫人姜氏喜欢次子段,想让他袭位为君。郑武公不同意。
郑武公去世后,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太后姜氏为小儿子段讨要国中第二大城作为封地。郑庄公勉强同意了。众大臣反对无效。
姜氏还不满意,与太叔段商议日后谋取郑庄公之位。太叔段在封地屯兵练兵。郑国众大臣要求严惩太叔段未果。
郑国大臣公子吕由祭足授意,,私下与郑庄公定下诱敌叛乱之计。
郑庄公假传自己将去周朝辅政。太后姜氏得知匆忙给小儿子太叔段送信,相约起兵。此信为郑庄公截获。
在太叔段起兵离开封地之日,郑国大臣公子吕一举夺下太叔段的封地,随后出榜安民,备说太叔段的不义之举。满城人尽皆知,不满太叔段的作为。
再说太叔段出征途中听说这个消息和太叔段不忠不义的传言,军队哄然解散,太叔段最终自缢身亡。而郑庄公憎恨母亲偏心,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不相见。
颍谷封人颍考叔认为这是不孝之举,伤风败化,遂劝导郑庄公。郑庄公也非常后悔,掘地见泉建了一间地室,与母亲在地室相见,冰化前嫌。
前往卫国请兵的太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听说父亲被杀,遂逃往卫国,卫恒公表示要兴师讨伐无道的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