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精神 砥砺奋进力量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如熊熊烈火,燃烧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狼牙山五壮士弹尽粮绝后,毅然跳下悬崖,绝不向敌人屈服;赵一曼慷慨就义前为儿子留下诀别诗,尽显爱国之情。年轻干部要将爱国之情融入日常,始终牢记国家历史,以先辈为榜样,在国家需要之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积极捍卫国家尊严与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要有“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一贯重视气节,在艰苦卓绝又极为壮烈的14年抗战中,诸如新四军“刘老庄连”的82名勇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英雄,都始终把人民安危、民族存亡刻在心中,在生死面前毫不退缩、无所畏惧,真正展现了抗日英雄“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崇高民族气节。党员干部要深切体悟民族气节的内涵要义,夯实信仰根基,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前立场坚定、在诱惑考验中坚守底线、在干事创业中勇挑重担,以过硬气节扛起时代重任,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要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一路走来遭遇过许多艰难险阻、生死考验。在当年的抗日战场上,正是因为广大军民坚信正义必会战胜邪恶,始终保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当前,年轻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但我们要始终秉持抗战精神中的必胜信念,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坚持做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就一定能在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