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钱的青春生日宴

东北的冬。

大棉袄二棉裤,围巾手套裹得没缝露。

大烟炮刮起来,雪粒子裹着风打到脸上,歪着打、斜着吹,继续斜着打、歪着吹,浑身上下体无完肤。雪烟、白雾迷蒙了眼,足叫你晕头转向。


室内室外是两个世界,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

师范学校旁边的小饭馆里,热乎乎的暖气把屋子烘得暖暖和和,灯光明亮得能看清木桌上的纹路。餐具码得整整齐齐,木桌木凳也摆得规矩,几桌客人散坐着边吃边聊,三个女生也围在其中一张桌前。


我的同班两个女同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一定要给我过这个生日,她们两个请我吃饭。

我拿过菜单,犹豫了。

5块钱以上的菜才有荤菜,而且价格都很贵。我不忍心让两位女同学为我多花钱,所以我看了又看,最后看到麻辣豆腐时,我眼前一亮。麻辣豆腐3块钱,一人再配一碗一块钱的米饭,总共6块钱,还好,还算能够承受。


我就把这个提议跟她们两个说了,得到了她们两个的响应。

饮料是我们谁都想喝的奢侈品,可是又是我们谁都能够忍得住的不喝的珍藏品。

我们三个在愉快地交谈着,现在也忘记了那时候都在谈论些什么,只记得大家都很开心。

这时一个女同学说:“今天我们还有一个节目献给你。”我很惊讶,又很期待。她们说:“你不是最喜欢《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就给你点一首歌,点这首歌让你听个够。”

那时候人们听歌都是买磁带来听,有的家里有录音机,有的没有。

小饭馆里,刚兴起这种点歌的形式,点一首歌两毛钱,算是当时的小时髦、小时兴,主要是为小饭店的生意拉人气,带动生意。

我非常高兴,谢过两位同学。

服务员倒好了磁带,按下了按键,《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缓缓飘出。


这时候麻辣豆腐也好了,鲜红的酱汁裹着雪白的豆腐块,上面撒了一些翠绿色的葱花提色。用筷子夹起来,豆腐软得能轻轻晃悠,送进嘴里先是微麻的鲜,接着是柔和的辣意慢慢散开,酱汁渗进米饭里,一口下去喷香喷香的,很舒服。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踏着薄暮走向暖暖的澎湖湾。”

这首歌的画面感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对于我们这些在内陆生活的孩子们来说,多么向往那种在水域里踏浪嬉戏的生活啊。

我们又在谈论这首歌,聊聊这首歌背后真实感人的故事,聊聊歌词里的沙滩,说说旋律里的晚风,一晚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结账时,她们两个每个人都掏出了3块1毛钱的钢镚,凑在一起,刚好够结这顿饭的账。


结完账往宿舍走的路上,晚风还带着雪的凉,我没多想这顿饭的开销,直到后来才知道,这3块1毛钱是她们从伙食费里省下来的钱。

很多年以后……

青春是单纯的,只有你为了我好,我愿意为你付出的直白;

青春是善良的,彼此没有戒心,把最真的心意捧出来;

青春是心里最暖的底色,忘不掉的纯粹与真诚。

致敬青春,致敬那场三块钱的青春生日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