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周《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第七章观后感

知识点


或许所有令我们害怕的事物,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都是那些迫切需要我们去爱的事物。

有意地将某事放入你的觉察范围,便已经表明它是可以被面对、谈论和相处的。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与其面对、谈论和相处的直接表现。

假如我们能够直接面对那些害怕的、困难的、抑郁的事情,而不是无效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就可以完成大脑真正希望我们去做的事:对手头的事情保持高度的关注。我们正在接近现实——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怎么样的——我们不是通过反应,而是通过回应,通过将开放的、宽容的、仁慈的注意投注于身体的感受去接近现实。

每当我们注意到不愉快的情绪出现时,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所体验到的感觉上面。在这一刻,将我们对呼吸的觉察和当前不愉快的情绪连接起来,即“深度呼吸”。这种对情绪和呼吸本身同时进行觉察的呼吸方式能够稳定我们的心智。

我们可以带着温柔的好奇心去探索那个部位——生理上的感觉和感受,感觉的产生、消失和变化。我们直观地去感受和体验,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强度的变化。

我们不需要把任何事情都控制在极限之内。身体是一个极佳的场所,让我们可以直接见证厌恶反应的作用和接纳性觉察的包容力量。

面部可以是紧张程度的“天气风向标”,它会发出厌恶反应的信号。而面部肌肉的不断放松则指示出,在厌恶反应中正念带来的某种程度的放松。

当我们心境开始变差,当我们发现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时,可以尝试去觉察伸展和转动身体时产生的具体感觉。这种温和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生理活动还有一些令人愉悦而激发性的效果,能够切断令抑郁不断加深的慵懒状态。

当我们对待生理不适感的方式从忽略和排斥转变为友好而好奇地关注时,我们就能够转变自己的内部经验了。

正念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思索。

彻底接受的态度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痛苦经验时不会越来越退缩。它让我们即使在事情最坏的时候,也能够体验到生命的丰富多彩。

观后感


在做一些让躯体不舒服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在一感到不舒服便退却和强迫自己去追求忍耐力之间找到某种平衡。这种体验常常在运动的时候感受到,当身体遇到某种极限的时候,大脑的指令就是“停下来”,但意识却是“要坚持”,然后专注呼吸、收腹的感觉,慢慢不舒服感就消失了,最终坚持后会很有成就感。

还有一种说法让人耳目一新:你永远都能够用“客房”的态度来对待你的生活。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内心有些小波澜。办公室搬新家,搬入前我一直没去参观过,但我自己有预料到“我的办公室肯定远离大家”。直到搬家当天我去看了下自己的办公室,就在一进门的一间,果然与预料的一样远离大家。办公室结构有点像字母Y,我的办公室孤独地在最下端的点。但我内心并没有“果然猜中了”的喜悦,确是有点“辛酸”的味道。然后我就用正念的方法,接纳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知道我内心有希望被接纳的渴望,是我自己的需要,我来自己负责,但别人接纳不接纳我是别人的事情,我不能左右或改变什么。于是我开始想这间房的好处,离大家远很清净,可以静心做事,房间宽敞明亮,还带个阁楼,窗外有几只小鸽子常来做客,孩子们放学放假过来办公室也不会吵到别人,我去厨房、洗手间或同事办公室可以多走走,免得老坐着对颈椎不好.....这样如是想,反而越来越开心,收拾办公室的时候竟不自觉哼起了歌!办公室悉心收拾好并布置好后,办公的感觉真是爽歪歪,效率也很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