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落魄的炼器学徒
青岩镇的雨季来临,连绵的阴雨让“疑难问策”的生意清淡了些。董慢慢乐得清静,整日埋首于对金精之气的研究,以及那本自撰的《阵法原理初解》的完善。
这日午后,雨势稍歇,院门被轻轻叩响。
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透、面色苍白的少年。他约莫十五六岁,身形单薄,穿着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短褂,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嘴唇冻得发紫,眼神却带着一种倔强和……走投无路的惶急。
“请……请问是董先生吗?”少年声音有些颤抖,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是我,进来吧。”董慢慢侧身让他进屋,递过去一块干布。
少年感激地接过,胡乱擦了把脸,却不敢坐下,只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央。
“有何事?”董慢慢问道,目光落在他怀里的油布包裹上,能感觉到里面传来微弱的、杂乱的能量波动。
“董先生,我……我叫石磊。”少年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我……我想请您看看这件法器,还有……还有我。”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柄一尺来长的短刃。刃身黯淡无光,布满了锈迹,靠近刀柄处刻着几个模糊的符文,但灵光全无,看起来就像一件废弃的凡铁。唯一奇特的是,这短刃的材料,董慢慢一眼就看出,绝非普通铁器,隐隐与他之前研究的“X金属”碎片有几分相似,只是杂质极多。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说是件法器。”石磊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羞愧,“我家以前是镇上的炼器学徒,后来……没落了。我从小就学着打铁,也想成为炼器师,可……我没有灵根,感应不到火候,也激活不了符文……”
他越说声音越小,头也埋了下去。一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妄想成为炼器师,在旁人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董慢慢没有评价,拿起那柄短刃。指尖触及的瞬间,混沌道基微微一动,他能“看”到短刃内部那几乎完全堵塞、却又隐约能辨出原本颇为精妙结构的能量回路。材质基底确实不凡,只是炼制手法粗糙,且因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灵性几乎湮灭。
“你想让我修复它?”董慢慢问。
石磊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摇了摇头:“不……不是。我知道它已经坏了太久,修复不了。我……我是想请教先生,有没有……有没有不用灵根,也能鉴别材料、锤炼技艺的法子?我……我可以给您当学徒,干什么杂活都行!”
他说着,就要跪下。
董慢慢伸手虚托,一股柔和的力量阻止了他。
看着这个眼神倔强、处境与自己初临此界时有几分相似的少年,董慢慢心中微微一动。他需要一个助手,一个值得培养、且能处理一些外围事务的人。这个石磊,心性坚韧,家学渊源(尽管没落),对炼器有执念,而且……没有灵根。
或许,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修复此物,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董慢慢话锋一转,掂量着手中的短刃,“但代价不小。”
石磊的眼睛瞬间瞪大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至于不用灵根鉴别材料、锤炼技艺……”董慢慢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本他刚刚整理出的、关于基础矿物性质和力学分析的手稿(是他编纂《阵法原理初解》的副产品),递给石磊。
“先把这里面关于‘密度’、‘硬度’、‘韧性’的测定方法和数据记熟。三日后,我来考你。若你能通过,便可留下,从辨认和处理最基础的材料开始。”
石磊颤抖着接过那叠写满陌生符号和图形的兽皮纸,如同捧着绝世珍宝。他虽看不懂全部,但里面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敲击听音判断内部结构、如何通过刻划比较硬度的方法,已然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他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鞠躬,“我一定做到!我一定做到!”
“去吧,找地方安顿下来,把衣服烘干。”董慢慢摆了摆手。
石磊再次深深鞠躬,抱着那叠兽皮和用油布重新包好的祖传短刃,几乎是踉跄着冲出了小院,消失在雨幕中。
董慢慢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平静。
培养一个助手,或许能加快他很多工作的进度。而且,他也想看看,一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凭借科学的方法和极致的努力,究竟能在这条路上,走出多远。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