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眠了?真好!真坏?

文/接吻

宝宝我委屈


漂亮的人早已起来,
丑的人却还在睡觉。


昨晚喝了红茶,又一次证明我对茶不光是心理上的失眠秘方。

看各种app和网上的消息,失眠的人有烦恼,不失眠的人有烦恼。

“诶呀,睡不着睡不着,烦躁”睡不着的时候焦虑。

“诶呀,我怎么起得那么晚,人家早就起床了”睡得太死的时候焦虑。

其实,失眠只是心理焦虑的一个反映窗口,躺在床上想东想西,一分钟换五六七八个姿势也睡不着。

这个时候随手点开朋友圈,好友任意一条炫耀帖更是让你心塞得闭不上眼。紧接着陷入没完没了的“扪心自问”:大家都在撒腿向前,怎么只有我每天混混沌沌?今年还能升职吗?为什么又要到新的一年了我还一事无成?

是的,我们都焦虑了。



这本是个令人焦躁不安的时代,很多人已然把焦虑视为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个体,即使在典型心理学书籍《乌合之众》中反复强调群体的力量,不过社会上每个人都是特殊性的个体,希望『与众不同』,也就是『比别人优越』。再加上互联网第四媒介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上隐形的“别人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小孩”早就爬到了我只能仰望的高度,整个社会宣扬的都是『拼命努力』,通篇都是想比别人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评价体系内。

在这里,《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一段话特别喜欢——

“令人遗憾的是,社会并不鼓励人们去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和坦然面对人之将老,欣然接受自己肥胖的事实从而提升个体的自尊,至于贫穷和卑微,则更不为社会所见。相反,社会的风标总在催促我们追求那些上辈所不能从事或拥有他们无从想象的东西。”

接下来说到大众传媒的力量——
“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更高了”
“这些新的媒介所传达的内容和信息助长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而穿插在节目之间的广告更是推波助澜”

如今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更加快了这种助澜的脚步,总有声音在鼓噪,所以心灵鸡汤、经验主义频频出现,都在鼓励(洗脑)人们不知疲倦地提升自己,去奋斗去奋斗去奋斗!!



我的一个状态

今天凌晨4.38点的早上,睡不着干脆起床。脑里想着——

科比说他成功的秘诀,因为他经常看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

而我那么平庸,更加不能落后于伟人。写“咪蒙”那样的文章,又离不开对哲思类文章的思考。

小四说,他写作可以写到手断,于是每天不写东西不思考我都觉着不安。

所以,起床的稍微晚一些,我就会自责,别人比我的可利用的时间又多了。

这样,每天我就“今天太不努力了,又起晚了”的想法中,一边自责,一边焦虑。

而且,白天上课时,也总是会想要写东西,起码在今天有了印记。结果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安。

所以,我们常常在排队的时候焦虑,在看别人成就如此之大的时候焦虑……



尽管这个社会的主流态度是这样的:“out of comfortable zone”,它是积极的,然而将之扩大化了焦虑是,当一个观念过于得到强调和认可,一些初级者容易矫枉过正地理解,反而不得善用,这是危险的。

其实有这样的焦虑,

一来不是因为你拥有的不够,而是你不能坦然面对自己。坦然面对自己,不是刻意地不甘人后。可能就是吃吃喝喝嘻嘻哈哈,喝了一杯热茶就满足得像个小孩,逃课出去耍了一下午,还帮助了一个陌生人,今天没写字就没写字呗。

所以,今天起晚就起晚呗,反正我又不是科比,多睡睡长高些。

二来对待这样的焦虑,最好的就是活在当下。

只管努力,别管结果。

努力,至少让人有事情做。

有事情做的人,就不容易空虚。

至于成不成,红不红,反正也控制不了,就交给天意吧!



我是婕雯(尚雯婕的反写),参与过映客节目录制、舞台剧、主持等,目前是新闻学研究僧,每天脑里不断思考,文字成了记录生活的一个窗口,愿温暖你我。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吧,我们一起做朋友,来个名字谐音“接吻”么么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