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朋友之“不同喜好”

随着小朋友渐渐长大,教育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件斗志斗勇的事,开始挑战父母智商了。说件上个月发生的事情。

家里的穿衣镜挂在客厅进门旁的鞋架边,小朋友没事走过总喜欢趁机照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什么好紧张的,但她每到开心过头时总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拍打镜面。要知道镜子这东西说牢固也牢固,说脆弱也脆弱,难保哪天巴掌拍上去正好敲到点,哗哗碎一地,要是正好娃在下面......后果可是真的不敢想呀!

所以家里亲人开始动用各种手段预防。比如老人就秉持恐吓的方法,只要看到孩子离镜子太近就会气运丹田怒吼一声,以期吓退孩子,但这招从来没奏效过。爸爸就比较注重讲道理,他会把拍打镜子的后果都讲出来,什么镜子碎了会割手啊,万一手没了就不能吃饭了,镜子碎片砸在身上很疼啊,万一割到鼻子就不能呼吸啦之类的(“恐吓”披上了“讲理”的外衣)。虽然很有道理,但对于一个已经开始要面子,言语上不肯示弱的三岁小朋友,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爸爸问:“记住了吗?”

娃娃抹着鼻涕眼泪答:“没记住!”

后来换妈妈出马。

妈妈抱着娃娃,问:“还记得前几天玩的滑溜溜的肥皂吗? ”

娃点点头,一脸好奇。

妈妈继续:“肥皂泡泡一到水里就没有了是不是?肥皂不喜欢水,因为进了水里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不见了!肥皂喜欢待在肥皂盒里哦!”

看看娃认真听的样子,妈妈继续引导:“镜子也是一样,它喜欢我们站在它面前,把我们照的漂漂亮亮的,但不喜欢被人用手拍。每样事物都有它喜欢的事和不喜欢的事,我们要尊重它的喜好。”

娃娃似懂非懂:“妈妈,再讲一遍......”

经过几次重复后,妈妈开始尝试发散提问:“想想你还有什么物品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事情呀?”

娃娃:“我的玩具呢?”

妈妈:“玩具喜欢和宝宝一起玩,不喜欢被乱扔乱放。”

娃娃:“我的书呢?”......

妈妈:“书籍绘本喜欢被捧在手里阅读,不喜欢被撕扯,乱扔。”

小朋友就这样愉快的暂时接受了不去拍镜子的事情,随后的近一个月来,同镜子相安无事。

每一次对小朋友的说理,都是考验父母教育能力的实战机会。看过的育儿书,认同的教育理念,再结合近阶段小朋友关注的玩具、事件和偶然的灵感乍现,突发奇想一起,创造出了专属于一个小朋友的教育方式。

这样想来,育儿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作的过程,对孩子心性的塑造和引导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谁也不知,下一次的挑战在哪里等待着我们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O!M!G!川普已经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了? 《大选风云》这部超级美剧终于完结,而全世界网友的吐槽,从川普赢面变大...
    科技画报TechShot阅读 1,826评论 0 0
  • 1 情人节定档的《爱乐之城》,据说是继《Titanic》后再一次感动全球的一部电影。 我没有情人,所以和室友一起窝...
    pridey阅读 3,165评论 0 1
  • 在个人层面上,有效的用好社会复杂性意味着把沮丧,无能和冷漠的感觉转换成一种重视能力与成效的主动意识,这使我们的大部...
    aienau阅读 1,501评论 0 0
  • 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要找个方式发泄,有是看惯了这世间的各种丑恶嘴脸以为自己就有足够强大的心理,以为自己能忍就忍可...
    心悦Jyp阅读 1,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