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百病皆生于气?

跟诊这么久以来,有个很深的体会,每个病人都存在气机不畅。

例如:

有个病人描述自己总感觉气往头顶上冲。

有个病人说:“我总觉得脖子那里气很紧,通不过去。”

有个病人总是大声打嗝,有次傍晚跑步把旁边行走的路人都吓到撒腿就跑,以为见鬼了。

有个病人连续打嗝,但是按住手上大陵穴附近的位置就止住了打嗝。

有个病人喜欢叹气,叹完气觉得身体舒服点。

于是我查找了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百病皆生于气”致病因素是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所以,治疗百病当以调气为要。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景岳全书》“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由此看来,“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强调“调气为要”的疾病治疗观。同时还应保养精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使气不“上”不“下”,不“缓”不“消”不“收”不“泄”,不“结”不“乱”,从而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以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故医生在治疗的时候要把调理气机放在首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9评论 0 33
  • 描述一件诞生在未来,你不知道该怎么用的电子产品 我看到了一个圆柱状的黑漆漆的物体,大概十厘米高,不比一个笔筒粗多少...
    cyprinus阅读 1,807评论 0 1
  • 那个字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崩溃了。这几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整整一天一夜,我没合一下眼,脑...
    妮子1211阅读 4,796评论 0 6
  • 目前使用的是python2,以后有其他学习计划再更新其他语音的代码。 一般情况下,顺序为英文原题——中文翻译——代...
    阿喆_399a阅读 4,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