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阅读笔记——2.1 文章病院


汤修慧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本《中学生杂志》,她边进教室,边惊叹文章的标题写的新鲜,叫“文章病院”。

几个同学便一起凑过来看,究竟什么是文章病院。文章病院就是将犯毛病的作文送到文章病院去医治。针对不同病症会给出不同治疗方案,医院会将诊治方案公布。

然后他们又看到文章病院收治的三位患者及三位患者的治疗方案。

他们认为这个《文章病院》的内容对他们写文章很有用,但文章内容篇幅较长,上课前是看不完了。于是他们决定花几天时间共同研究一下,然后将研究结果报告给全班同学,并请他们的王老师给指点。

三天后的一节国文课上,王先生提前讲完了课,留出时间让这几个学生报告他们的研究成果。

由朱志青上讲台作报告,志清共报告了三点内容,分别是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的缺略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引出文章的核心。

用词、用语不适当。该用这个词的,却用了那个词;该这样说的,却那样说了。这种毛病的原因在于认识词和语的意义不确切;或者因为不曾仔细思量,只顾随笔乱写,便把不适当的词和语写了上去。

意义的缺略和累赘。一句话里,意义没有说完全,就不成一句话。反过来,说得太啰嗦了,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装了进去,也同样地不成一句话。这种毛病的原因在于不曾把意义想得周全,就提起笔来写;如果作者的言语习惯不良,平时惯说那些支离的、累赘的话语,写起文字来也就会有这样的病象。

意义不连贯,欠照应。一句话里,前后不相连贯,一串话里,彼此不相照应,这也是重大的毛病。这种毛病的原因大概在于思想不精密。犯得太多的时候,虽然说了一大堆,写了一大篇,实际全是瞎说;不是叫听者、读者上当,便是叫听者、读者莫名其妙。

朱志青说罢后,王先生露出满意的脸色说:“志青他们的研究报告虽然简略,可是很扼要。‘文章病院’里患者所患的毛病固然不尽属于这三类,然而多数属于这三类。

就是一般不通的文字,大致也离不了这三类毛病。一个人如果能在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上留意,写文字就不用进‘文章病院’了。”

名著名篇推荐
①《猎狐》沈石溪
②《红烛》闻一多
③《冷月钟笛》林清玄
④《快手刘》冯骥才
⑤《荔枝蜜》杨朔
⑥《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
⑦《丑石》贾平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