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妈妈在亚丽的协助下,做了芹菜炒粉条、卧鸡蛋、炝三丝和土豆干炖肉四个菜,热乎乎,香喷喷地摆上来,四口人围坐在小炕桌前开始吃饭。
立春依次尝了尝几个小菜,觉得杨妈妈的手艺跟自己妈妈的风格大有不同,但也别具风味。杨亚丽拿了一双干净筷子,不停地给立春夹菜,亲热得不行。杨妈妈抬眼看了看一双儿女和未来的儿媳妇,笑说,“以后等你们结了婚,咱们家就是咱们四口天天一起吃饭了,多好啊!再给我添个大孙子,我这老太太呀,可真的就享福喽!啥都不用愁喽!”
立春羞红了脸,低头不吭声。杨亚飞深情地瞧着她,笑道,“脸红什么呀?妈说的对啊,结了婚以后,咱们四口人天天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地,多好啊!”
杨亚飞也没好意思提到更遥远的事情。妈妈口中的‘添个大孙子’,于他,于他们俩来讲,真的是太遥远了。两个人才刚刚订婚,那期待已久的幸福仿佛刚刚触手可及,还没有安稳,仍然还是梦幻般的感觉,仿佛飘在空中还没有落地。如今,现在,他看着心爱的人儿,就坐在身旁,吃着妈妈做的饭菜,他觉得,光是这样,他就已经知足了,哪里还敢期盼那么遥远的未来?又见妹妹亚丽和妈妈这么喜欢立春,心里真的亚似吃了蜜糖一样甜。
立春红着脸抬眼看了看这一家三口,点了点头。这么温暖的家庭,这么亲切的人,让她吃糠咽菜,她也愿意嫁过来。只是,她还不敢表露太多心迹。毕竟初次来到人家,总该含蓄些为好。有些事情,还需细细体会才是。
晚上,杨亚丽陪立春洗漱了,就跟杨妈妈一起坐在热炕头上聊天。杨亚飞一个人在院子里处理一些杂活。本来杨亚丽和立春都要帮他干,但他坚决把两个姑娘推进屋,说外面太冷了,怕冻坏了她们,另者,活计也不多,他一会儿的工夫也就干完了。
杨亚丽娇嗔说道,“哼!五哥,要是平时,你巴不得我帮你干活呢。要我看,你才不是怕冻着我,你是怕冻着你的周立春。”
杨亚飞不愠不恼,头也不回地进到园子中去,大声说道,“就算是,又怎么样?臭丫头,赶紧跟你立春姐回屋去。”
杨亚丽咯咯地笑起来,扯着立春回屋上炕。炕上,摆了炒得香香的瓜子,娘三个坐在炕上边嗑瓜子边聊天。杨妈妈讲了这些年她独自一人领着六个孩子过日子的艰辛,又是如何经营这个家庭,从而能让几个儿子都娶上媳妇,过上正经的日子,听得立春落下了眼泪。眼前的这个老太太真的很不一般,虽然目不识丁,却识大体,懂世故,深谙过日子之道。虽然穷,却从来不失体面。她所讲出来的话,对于还没有开始真正生活的立春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她觉得,老太太的处世之道和过日子的方法,会对她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立春也讲了她从小到大的经历,在卫校读书的经过,为什么愿意回到农村来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看法。杨妈妈听了,也知道自己未来的儿媳妇确实是一个务实而厚重的闺女,不是那种徒有其表的花架子,花瓶。儿子将来跟这样的闺女一起过日子,肯定踏实,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娘几个正唠得热闹的时候,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幽扬的笛声,那是《铁血丹心》的优美而豪迈的旋律。立春惊呆了,是谁?谁在窗外吹起了笛子?又是谁把笛子吹得这么好听?
亚丽抿嘴笑了,“立春姐,是我五哥在吹笛子。没想到吧?他还有这一手儿,就专等着给你惊喜呢。”
立春微笑着没有作声。她静静地听着窗外那优扬的笛声,内心里激情澎湃。她完全想不到心爱的人儿居然还会吹笛子,而且吹得这么动听。他在订婚的这个夜晚,在这个寂静又温馨的夜晚,向自己献上了一曲爱的惊喜,她在那笛声中,听到了满满的爱。她的心醉了。
笛声停了,不一会儿,杨亚飞带着一身凉气进了屋,脸上带着一种又自豪又羞涩的神情。脱鞋上炕,向立春看了一眼,笑了。
立春也是又羞涩又甜蜜的表情,开口说道,“冷了吧?快歇会儿吧。想不到……你还会吹笛子。”
杨亚飞笑道,“还有你想不到的呢,以后慢慢让你知道。”
立春娇嗔地撇了一下嘴,“你怎么这样啊?”
杨亚丽在旁边笑道,“立春姐,你要是着急知道,就赶紧嫁过来得了。你嫁了过来,天天跟他在一起,就什么都知道了。”
娘几个笑闹了一会儿,杨妈妈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道,“不早了,刚才立春说了,明天还得去卫生所上班。今天这一天,大伙儿都累了,就早点儿休息吧。里屋的炕已经烧热乎了,被子也已经放好了,亚丽陪着你立春姐去睡觉吧。”
杨亚飞守礼守节,只用爱的目光送立春进了里屋,自己跟妈妈睡在了外间。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嗅着新浆洗的被子的香味,立春久久不能入眠。这一天,在杨家,在未来的婆家,她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意。她太喜欢这样的家庭气氛了,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仿佛她从来也没感受到过。只这一天,她便爱上了这个贫穷却充满温馨的家。她为自己的正确抉择而欣慰,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有这样温暖的家人在背后支持着,她和杨亚飞怎么可能过不起来日子呢?
第二天早上,杨妈妈做了香喷喷的手擀面。杨亚飞陪立春吃完,就把她送到了卫生所。立春不比别的农村姑娘,可以有的是闲工夫在婆家逗留。除了上班,她也要帮助自己的妈妈做些杂活。立夏不在家,立秋和立冬还小,在出嫁之前,她必须多帮妈妈分担些的。杨亚飞理解她,虽然在心底里万分希望她能够在自己家住上几天,但也抑制了自己的情感,听凭立春的意愿。他知道,以后,他也要面对这些,也要时刻支持她,不能拖她的后腿。
这一对情侣出现在村大院的时候,竟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一直在惦想立春的人们,都知道立春订婚了,看上的是九队的穷小子杨亚飞。认识杨亚飞的有的说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了,有的说天上掉的馅饼砸到那小子头上了。说这话的,无非是嫉妒心在作怪。多数人倒也承认这是一桩好姻缘。而不认识杨亚飞的,则十分想见见这个接到绣球的家伙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周立春上了眼。与此同时,不嫌贫爱富这一光环又笼罩在立春头上,又给她的人格增添了几分传奇般的色彩。
因为订婚,杨亚飞特意做了一套新衣服,理了发,人也收拾得干净整齐,与立春并肩出现在村大院,立刻引起了一阵赞叹之声。怪不得周立春看上他了,真是有人样子呀。这一对儿走在一起,可真是太吸人的眼球,简直跟电影中的才子佳人一般。一路上,立春和杨亚飞接受着村民们的注目礼,微笑着走过来,认识的则都打了招呼,他们也收到了许多衷心的祝福。
到了卫生所,立春便让杨亚飞回去,他家里还有许多活没有干完。秋天,庄户人家的活计可实在是太多了,仿佛怎么干也干不完。但凡是过日子的好人家,第一场雪下来之前,都会忙得不可开交的。
在药房里,杨亚飞又趁着没人亲了立春的脸蛋儿一口,嘱咐了好多贴心窝儿的话,才转身走了。立春的心头荡漾着爱的涟漪,幸福地微笑着清点着处方和药品。诊室已经来了几个病人,她马上就要出去给他们打针了。电炉上的水锅正在滋滋作响,针头和针筒正在里面高温消毒。
九点多钟的时候,吴名来了。立春正在给一个老太太扎针,向他微笑一下,算做礼貌的回应。自己如今已经光明正大地同杨亚飞订了婚,她已经不必再刻意回避任何人了。
吴名倒是真有一阵子没来了。刚刚一来,就听说立春订婚了。来到卫生所,见立春满面红光,仿佛中了大奖一样的喜悦和幸福,心里着实地为她叫屈。这么好的一个女子,真就这么甘心嫁给一个穷光蛋了?他怎么能甘心呢?
立春打完针,回药房整理处方,吴名忙起身跟进去。陪着笑脸道,“周立春,订婚了?”
“嗯。”立春头也没抬。
“能跟我说说,为什么看上那小子了吗?”
立春抬头看了看他,“也没什么。踏实,稳重,心地善良,我看着顺眼就好了。”
“你看着顺眼就好?你就光看他顺眼吗?你能不能说说,你看我哪里不顺眼了?”吴名笑道。
“我没看你不顺眼。”
“既然看我顺眼,为什么不考虑跟我订婚呢?”
立春有些恼了,正色道,“吴名,我不喜欢你跟我开这样的玩笑。我喜欢杨亚飞,所以跟他订婚,我不喜欢别人,所以不会多看别人一眼,这还需要解释吗?”
吴名倚在门框上叹了口气,“周立春,我真不甘心,唉!你忙着,我下午再来。”
说完,吴名转身就走了。立春不知道他下午要来干什么,也懒得理他。再次想起杨亚飞一家,甜蜜再次充斥心头,哪里还在乎吴名甘心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