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探索之路-售研前置

售研前置是标后流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开起了我对LTC流程的认知,也是我在SX全程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以此开篇。

19年5月,机缘巧合之下,有幸参与该项目。当时复盘了开产线交期整体28天,按价值链切割后,制单周期长达6.3天。理论上,我们应对制单交期再切割,看看瓶颈在哪里。但往往问题发生的地方,答案并不在这里。

在Z导师的带领下,结合业务诉求,我们识别制单周期长核心问题在研发产能过饱和,均衡不足,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为解决研发产能问题,重点在前置,初步思路是以流程优化提效为主线,将售前、研发前置作为关键支撑点进行业务打通和系统调整,进一步均衡研发制单产能,让订单快速流转,支撑交期↓3.5天。

基于此,我们深挖前端标后流程,核心痛点为:售前通过微信群线下与研发前置对接,资料准确度低,且未在系统沉淀,下单后研发再次解读、核对,工作重复、周期长。

怎样破题呢?

1、现状识别,确定范围

①场景识别:对电网、非电、合作渠道的场景差异化(框架、非框架)进行识别(电网要货周期长,合作订单内占比少,前置价值不大;而非电渠道,要货急单多,内占比高,是核心瓶颈);

②机会识别:复盘下单数据,非电渠道中标后6天下单占比54%,平均20天,前置对接、均衡设计能力空间巨大;

③流程识别:核心4子流程,包括售前业务流程、研发业务流程、物料编码申请流程(成品/原材料)、BOM发布流程;

④技术可行性识别:基于现有系统(CRM、PLM),现有功能,可自主开发;

⑤风险识别:物料编码申请、BOM发布前置条件;理清6表(中标清单、匹配单、对接明细-新增、制单明细、要货明细、制单BOM)内部逻辑及引用关系

2、业务调研,现状还原,问题深挖

①观全貌:展开整个流程,按售前对接→售前点单→技术解读→研发预研→物编申请→BOM发布,识别各流节输入、输出及时效,还原业务现状:

a、售前:非电中标反馈后,国南网分配后开始对接,完善技术交底资料(技术规范书、技术规格书、图纸),微信线下发研发预研,通过微信对缺少资料、研发无法满足等问题进行互动,售前前置修正;

b、研发:预研完成因无要货单编号不能申请物料编码及BOM编制,中心下单后为确保客户需求的准确性,研发对订单中售前附上的技术交底资料(技术规范书、技术规格书、图纸)进行二次解读、核对,再申请物料编码及编制BOM,周期长。

②售前、研发流程深挖:同上,各流节展开(输入、输出及时效聚焦);

③问题还原:售前在中标→下单期间,通过微信形式线下传递研发,过程中客户需求的变化会修正图纸及技术规范书,影响研发物料编码申请、BOM编制的准确性。等销售下单后,售前在订单上附技术规范书、技术规格书、售前图纸,研发启动物料编码申请及BOM编制,但下单节点不是售前资料输出及研发设计的必然条件。

3、方案制定,多维切入

①业务:实现开售前点单、研发设计从下单后前置下单前,售前技术规格书/图纸等由线下微信→线上系统传递,支撑研发前置设计(客户需求变更线上反审),申请物编、BOM发布,待中心下单后与要货单进行关联(WBS);

②IT:物编申请、BOM发布从下单后前置下单前;系统出报表,聚焦对接单占比,对接单制单周期,数据可视;

③流程:串改并,保留主流程渠道,建对接单提报、发布、BOM预研流程,正式单下达后自动匹配。

4、方案论证,风险识别

核心围绕业务变革的4个风险点展开:

①要货单BOM引用逻辑(下单后售前点单引用对接单BOM的系统逻辑);

②对接明细与要货单BOM的对应关系(BOM匹配系统逻辑);

③要货单接口交互及影响(关联系统、数据、接口等);

④对接明细与制单明细的对应关系。

5、方案细化、重组

①售前:建线上对接流程,配套权限、系统打通

a、节点新增:CRM系统新增对接单明细(积单),同步新增售前对接节点,要求该节点上传一图一表(技术规范书+图纸),权限:售前发起,售前经理审核;

b、业务转线:线下微信传递的“一图一表”,上传至CRM对接单明细审核节点;

c、系统打通:打通CRM/PLM,对接单明细审核完成同步传PLM开始制单;CRM要货单提交后,系统建立与对接单明细制单BOM关联关系,售前审核、研发调用对接单明细BOM发布。

②研发:BOM预研线下转线上,建预制BOM流程,下单后差异校对,线上引用,发布;线上反审。

a、节点新增:PLM增对接单明细BOM发布节点;原要货明细下发后制单主流程节点保留,调取对应的对接单明细BOM,发布要货明细的制单WBS BOM;

b、流程前置:物料编码申请前置CRM对接单明细审核完成后,原物编申请节点保留(即对接单审核完成和要货单审核完成后均可申请物料编号),不锁死;

c、差异校对:对接单明细BOM不抛SAP,要货单BOM在对接单明细BOM上修正后抛SAP需求(系统同步计量修正明细,原因),研发根据要货单明细调用对接单明细BOM,发布要货明细的制单明细WBS BOM。

6、聚焦专题(6大专题)

1、对接单生成:新增对接单,线下转线上,IT固化(切割场景,框架标由文员根据匹配单,勾选对应中标明细,手动触发对接单,数量防呆;非框架标-中标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对接单);

2、售研前置:售前前置技术对接,根据对接单,输出一图一表;研发根据附一图一表的对接单,预制BOM(仅存档、不发布);

3、对接单引用:保持原下单方式,系统自动引用对接单(框架标-文员勾选,系统自动关联明细;非框架标-根据中标清单,系统自动关联);

4、BOM引用:正式单下单,根据关联的对接明细,自动引用BOM(要货单下达后,系统自动复制预制BOM到要货单明细,自动更新WBS;匹配后自动关闭对应对接单防呆);

5、对接单反审:研发预制BOM中,售/研沟通仍采用反审单模式;研发基于对接单明细,可前置发起线上反审单(要货单下达后,对接单中所有反审单信息自动复制到要货单);

6、报表专题:对接单覆盖率、对接单转单周期报表,系统取数,一键可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接到一个任务,如果我是计划流项目的操盘手,怎样去推这个项目,要做什么? 首先是对于计划流的认知。Z导师曾苦口婆...
    沙棘茶馆阅读 103评论 0 1
  • 结合这几天的摸底,坐下来认真思考计划流,稍微有点头绪。 首先,是这个项目的难度,因为一直在LTC流程上扎根,可以发...
    沙棘茶馆阅读 192评论 0 1
  • 空运操作大全--几乎解决空运方面所有疑问 Q:空运跟海运有哪些方面不同?空运操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A:空运和海...
    三十三只猫阅读 8,133评论 0 7
  • LTC流程(leads to cash,线索到回款)是企业主干流程,是围绕客户价值创造,面向客户需求的流程。不同于...
    沙棘茶馆阅读 6,414评论 0 6
  • 下午,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跟开产线一个产品经理进行了深入的非正式沟通。本次作为计划流项目的第二个模块的摸底,让我看...
    沙棘茶馆阅读 1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