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公司安排了培训,并没有时间记笔记。

深呼吸,好吧,我撒谎了,关于国学我确实读的有点蒙,似懂非懂的,不慎理解;一周一本书,可是两周了这本书我还是没有啃完。

说实话,实话就是我学的有点吃力。对自己撒谎,给自己找借口,其实都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有点泄气,所以公司安排的培训我反而比较积极,简单又容易理解。

同样是一周,前段时间我看书觉得自己能学到知识,虽吸收的也不完整。不过《国学入门》使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吃力。非常的吃力。

而我并不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去学习,所以?所以又给了自己压力。

父亲节,你是怎么过得?

我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的,并没有回家。可是我提前给我爸祝福了呢!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了两百,给了老爸,说你想要啥就自己买吧!

再多我现阶段拿不出,而老爸也不会要的,反而是两百,不多不少刚刚好。

我们姊妹多,老爸老妈的衣服,平时看到都会给他们买了,家里的零食即其他,也是谁看到缺了什么,就默默地添置了。所以并不缺什么。

至于陪伴,我们工作离家并不远,也是隔三差五的就回趟家,回家多了,就真正的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在身边母想抽”的生活。

这可能有点夸张了,不过也不大差了,偶尔会惹他们不高兴,也会被吼,会同他们理论,就差挨揍了。

日子简直是鸡毛蒜皮,热热闹闹的。

我很庆幸他们安好的在我身边,父母在就觉的自己没有长大,虽过了任性的年纪,却还在做些任性的事情,爸爸妈妈,他们给予我无条件的包容。

妈常说,不要在任性了,我们还活着,你有家,我跟你爸走了,你该何处的容身。

这时我通常会保持沉默,是啊,他们健康的活着,我才有家可归,就算是浮萍一朵也是有根的,天空的风筝也是有人在牵着线。

我们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会没有了爸妈,失了根,断了线。那时该何去何从?

我们都在祈祷,祈祷父母能健康平安。

我们姊妹也没有大的志向,都想离父母近一点。不想体会到“儿欲养而亲不在”。

中庸一词,我今天记不起是在哪里看到的,然后脑海里出现了中庸之道一词。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在哪里看到的,总之他出现了在脑海里。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它包含了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跟主张。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那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莫过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有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能得以常存,我们的健康也就有了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人要有一技之长,做个有用的人才,又指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政。

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因为中庸不能量化,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

谈中庸,就必须谈道,而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没有了意义。

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与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得的量和所付出的量。

比如要宽容,就是表现在人与人情绪间的互动量在中度。没有情绪那是不可能的,但情绪的这个度,我们可以修炼。

想到了中庸之道,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就去查了百度,这话题差的有点太远了。

无戒写作训练营四期  十二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庸》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在“四书”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庸》以道德本体为基础,以道德主体为核心,阐述了作为一出...
    孔孟之乡阅读 8,048评论 0 14
  • “如果一个人要从华盛顿到纽约,结果穿越纽约而到了波士顿,那就是过分;如果只到费城,那就是不及。”;“增之一分则太长...
    五月初八与八月十二阅读 5,896评论 1 4
  •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最早出自于《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原本,一提到中庸...
    许雅茉阅读 7,170评论 5 46
  • 上篇,我写了《求同存异,就是最好的尊重》,这篇接着写《中庸》,可作为《求同存异》的姊妹篇。 为避免哗众取宠,特地对...
    可可不凡阅读 5,534评论 3 30
  • 中庸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亦称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中...
    秦东魁阅读 3,5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