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内心的秩序感

这是学习永澄老师4月30号的日更文章《普通人通常不会在意内心秩序感的培养》的心得。


 

一、养成作息规律

参加完4月20号向组织揩油答疑会,认清了“只有活得久,复利才能起到作用“,逐渐开始训练自己早睡早起的作息方式,到今天已经有整整十天了。感觉整个人的纪律感更强了,哪怕加班到晚上九点钟,一到家就想着赶紧洗漱、睡觉,而不会因为非常疲劳,通过看电视、打游戏这种增加内耗的方法来驱散疲劳感。这些都益于永澄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


 

二、秩序感的定义

之前一位同事说非常羡慕我有规律的生活。我淡然一笑,如果说每周制定的计划里至少都有20%的任务未完成也算是一种规律的话,那我接受。但客观来讲,目标并不是为了达成的,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假设。这样看来,每周我都有20%以上的假设需要调整,貌似非常一致啊。

以下是永澄对秩序感的定义:

秩序感是自己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序

我从2014年底参加了社区的羽毛球俱乐部,有近三个月都是每周打三场早球,向社区里老中青朋友们学习球技。后来又因为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早上也是6:20左右起床,每周跑上三次,一个月跑个80公里。进入2017年没有跑过,现在每天在家早锻炼25分钟,也持续了四个月。

但早起读书、写文章这样的事,我就是没有动力开始。明明知道永澄老师非常热情地日更目标达成的系列文章,但让我早起从肌肉反应转换成大脑反应,好像当中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长期来看,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学习文章,都是对巩固现有职业、增加发展机会非常有利,这是符合我长期目标设定的。既然相互匹配,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呢?对于领导要求的任务,加班再晚也要完成,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对于那些有价值积累的、产生复利效应的任务,同样也应该要立即执行啊。


 

三、时间的朋友

自己所在岗位一个前任的工程师,在离职时也只是刚升任小主管,随后的五年内,担任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运营经理,现在已经是苏州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了。好像在几年前“他只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一个人,怎么突然间就赶不上了呢?”因为他实现了跃迁

跃迁只能来自于两块非连续板块的边缘,如果你无法走到边缘,就不能实现跃迁。

担任销售期间,他结识了更多的客户,开拓了个人发展的眼界;而后到苏州任项目经理,积累了大量项目运营的经验;不少运营经理也是从具备了项目的管理经验后才转型的。这样的跃迁,可不仅仅是提升的感觉。


 

四、培养的方法

秩序感的培养方法如下:

  • 有意义
  • 有点难
  • 可达成

最好要具有符合人生长期目标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当前需求的。像购置、花钱、享受等这样的任务,就显得不那么产生深远价值。之前未经历过,或者是在他人协助下才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入有难度的。从内心深处,这件事情必须要达成,只要有30%以上的信心就可以了。


 
问题来了

  • 你要不要为自己挑一件事,然后做下去?
    要的。

  • 那件事情是什么?
    每天阅读永澄老师的日更文章,每周写出至少两篇心得。

  • 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坚定自己的信念,学会有价值的理念,增加成功的机会。

  • 你认为它可以提升自己什么价值?
    工作、生活地更有规律,同时提升自己的被使用价值。

  • 你要如何展示你的成果?
    在工作中,达到我所希望获得的职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