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

    又是一个赶集的日子,临出门时妻子再三叮嘱"你可别忘了,回来时买点小米和糁子”。提起这两种在家乡最为普通的小杂粮,那"喀吱.喀吱"的碾子声总在耳旁响起,早己消逝的水磨和远去的童年又回到我的眼前,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可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现在的黑河桥头东面临近河沿的地方,座落着一排当时大队的磨房,引头坝渠的水为动力,利用地势形成落差把动能转为势能,水流下面驱动碾子的轴叶轮而转动。碾子的快慢由水流的大小控制。四周木板制成的磨房和地面平行,只要碾子转动总能发出喀吱.喀吱的响声。这种小水电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较先进的,附近古城和东湾也常有人來这里碾小米.糁子和炒面。往往是远处听到.喀吱.喀吱的声音,那表示前面有人在使碾子,去了还需排队和等待。

  在按劳出工计酬的年代,家里要碾东西还得等时机,要么天阴下雨天,但大多都是晚上。小时候的我常和姐姐跟着母亲一同前去,一辆难寻的架子车上拉着不多的苞谷或谷子和我,七拐八弯的到了磨房,机会好了去就能碾上,多数时间都得等,睡梦中的我经常是伴着星星回家的路上或到家了才能醒来。若要有一次碾炒面时里面加点不多见的红萝卜干,总是很兴奋且不会有瞌睡的。

    街道上此起彼伏的叫买声很是热闹,空气中弥漫着麻辣粉和烤肠的味道。卖糕点的摊子前围着好几个刚放学回家小孩,而旁边的大人们争着购买和付钱,这些多好的孩子啊!我真有点羡慕他(她)们。赶上了这个物质丰富的好时候。

        磨房在时代的洪流中早己拆除而变为耕地了,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前头万木春。时间的车轮总在不断地推动社会的更替和发展。而那“喀吱.喀吱"的声音不时总会在耳旁回荡,别了己去磨房,别了难忘的童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几十年过去了,我老是弄不明白,家乡的水磨房怎么都建在离开村庄一二里开外的地方,孤零零地矗立在流经村庄的溪水头...
    听雨的书屋阅读 4,204评论 0 5
  • 在叶城二牧场有一条从昆仑山北麓群山中奔流而下的太子河分支,小河的流水不大却也颇有波浪翻滚之势。2012年以前,沿着...
    水水的萱萱阅读 2,953评论 0 2
  • 水磨湾是个村的名字,今天才从门牌号上认识了这三个字,不觉有些哑然失笑了,自己从小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小时候,周围...
    用心走世界阅读 4,858评论 0 0
  • 家门口有条水沟,沟水四季不停流, 水沟边,那是一间转了几百年的水磨坊, 水磨口是太爷爷挖下...
    晩秋的云阅读 1,683评论 0 13
  • 古老的水磨坊 曾经研磨着一家老小幸福的口粮 小麦,青稞,还有豌豆 墙角沉睡的磨盘上 仍留有五谷杂粮的余香 磨坊底下...
    竹林野客阅读 4,711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