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贫穷成为你的阻力,而要成为你的动力

贫穷常指的是缺乏钱财,生活穷困,俗话说,人穷志短。如果我们只会抱怨贫穷,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那么贫穷真的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成为我们的阻力,让我们只能在贫穷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竟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 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 富人转身走了。穷人仍然一直穷着。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如果这个穷人能够利用帮别人做工解决吃饭问题,能够将牛放到有草的地方让它自己吃草,等牛吃饱了就去开荒,或者将牛用来帮助别人耕地,既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又解决牛的吃草问题,那么他就应该既能达到开荒的目标,又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那么再经过别人的帮助,就会极大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是他却让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没有去为自己美好的明天多想办法,最终也只能与贫穷结伴而行。

如果你是一个敢于面对贫穷,不甘屈服于贫穷的人,那么贫穷不仅不会磨灭你的高贵品质,而且还会成为你的动力,让你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改变你的命运。2018年以707分的高分考取北大的王心仪在《感谢贫穷》一文中写道:感谢贫穷,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和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了更美好的世界。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时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后高高的桑葚树,摘下紫红色的果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谢谢你,贫穷,你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后者。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母亲早早地教我开始背诗算数,以至于我一岁时就能够背下很多唐诗。她让我比别人早上一年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着我更早地摆脱蒙昧与无知。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霾,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的相信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要重重地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撒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长不出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长大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话,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当我们从一开始便遇到阻碍与坎坷,当命运看似在刁难自己,不要怀疑,她只是想让你茁壮成长。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不是所有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所以相对的贫穷是一种常态,物质上的贫穷我们要积极通过学习技能、努力工作、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来逐步改变,精神上的贫穷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来改变,总之,当面对贫穷时,我们不能让贫穷成为牵拌,而要让它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磨刀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 ,再用...
    fulfill_lucky阅读 2,833评论 0 0
  •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眼里,经商、赚钱、做生意都没有什么可耻的。犹太人从小关心教育小孩的事是怎么赚钱,而不是钱的性质...
    我正在努力变成最好的自己阅读 3,728评论 0 0
  •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
    东出阅读 786评论 0 0
  •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关于国内外教育的探讨,有人在文章中提出:国外的教育是不是也提倡要进入孩子们的内心? 进入他们的内...
    简小白99阅读 5,527评论 0 10
  • 黑桃欣阅读 2,6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