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内在实相 |“生命蜕变营”打卡第七十三天(0216)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生活里有很多老好人。我曾经特别看不上老好人,甚至会感到愤怒,现在才明白其实那里面有很多是我自己的投射。在“觉察高级”的工作坊中,我挑战角色“老好人”,扮完之后的感受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描写,这里不做赘述。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一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尔这样说:

“试着变成好人,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而是经由找到那个早已存在于你之内的良善,并且允许那个良善彰显出来,才会让你变得更好。但是如果想要那个良善显现,你的意识状态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难就难在意识状态的改变。

然而,与其在改变外在实相上做文章,不如直接着手改变内在实相,因为外在实相是内在意识状态的显现,是内在实相创建出来的。试图改变外在实相,而不关注内在意识状态的话,是本末倒置。也就是说,如果意识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内在的良善没有显现出来的话,那么“试图变成好人”恐怕会白费功夫,而且会感到能量消耗很大,因为那不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呈现,而是外在的用力和作意。

我们特别习惯于给自己、他人、身边的事物、周遭的环境等等一切贴标签。为什么不要评判,不要贴标签呢?托尔的这段话阐述的非常清楚――

当你不再用字句和标签来遮盖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久已失去的奇迹般的感受就会重回你的生活之中。当初会失去那种奇迹感,是因为人类不但不能“使用”他们的思想,反而被他们的思想所占有。而最大的奇迹则是:你能够经历到那个本来的自我,它是在任何字句、思想、心理标签和形象升起之前就存在的(《新世界》p.22)。

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赞叹一朵花的美丽,无论我们在这朵花上添加任何言语的标签,都无法反映出这朵花的实相,任何语言都是浅薄和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在贴标签的同时,就打破了深邃的宁静的美,从而失去了创造力和生命力,远离了实相。

在生活中,我们无法脱离语言,语言是传递思想的纽带。但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心甘情愿地被囚禁在语言和思想的牢笼里,我们没有觉察已经被它们禁锢。

曾几何时,我特别因为自己伶牙俐齿、语言丰富、思维活跃而沾沾自喜,可是现在我已渐渐感受到了它们对我的限制。我的心和灵魂,绝不仅仅是语言描述下的种种,这也是我需要面对和突破的功课。

小我,是虚幻的认同感。我们平时所说的“我”并不是“我”的真相和本质,那只是一个极度有限的、极度浅显的、被极度简化的与声音、语言、思想、心智、事物等混淆后的被认同的幻相。

小我,只是心理结构的某个面向,它远远不是全部。

辩识出幻相便可以终结幻相,辩识不出则给了它存活的土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阅读列表: 《铁罐哪里去了》,寓意:华丽的外表需要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田鼠和家鼠》,寓意:幸福,快乐其实就是...
    57792f75979e阅读 132评论 0 0
  • 以前觉得只有自己最孤单,后来发现每个人都会孤单,现在知道人都得习惯孤单。。。 回看儿时自己:雨天撑着伞独自从学校到...
    歌词里的独白诗阅读 273评论 0 0
  • 十六那年,风陵渡口,一遇杨过误终身。 提到金庸小说里让人念念不忘的女子,很多想到的总是小龙女、赵敏、黄蓉等。这些最...
    麦田守望者lzu阅读 4,786评论 40 58
  • 感恩真我,感恩天使指导灵高级智慧们,感恩父母,感恩天地,感恩万物,感恩一切,感恩生命,感恩种种的体验,感恩修立勤,...
    李红彦阅读 1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