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炮:让与时俱进成为文化主宰

22日是北京烟花爆竹开卖的第一天,上午九点过后,散落在三环外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陆续开门迎客了。今年是“禁改限”的第12个年头,无论从零售网点数量还是备货量,都双双创下北京烟花燃放“禁改限”以来的历史最低值。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零售网点的摊主今年备货多以中小型喷花和鞭炮为主。一摊主表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加了,大的组合烟花很多人怕污染,小的又经济又环保,所以更受欢迎。”


春节燃放花炮,是一种历史习惯,也是一种文化使然,这里面并无对错之分,只能说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存在。北京的炮,放还是不放,其实经历过改变,过去我们禁过,那有当时的道理,曾经我们也送过,那是当时的考量,都无关具体的对错,现在我们遇到了雾霾这个新问题,面临这样的新情况,是不是又该做出一些改变呢?

任何习惯与所谓的文化,都不是僵硬的存在,它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燃放花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但近些年来,无处不在的雾霾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而与人的健康相比,任何习惯和文化都不应取代人的健康诉求。

春节燃放花炮,会制造出大量的雾霾,换言之,燃放花炮带来的那点节日气氛,是以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据历年燃放花炮高峰时点测算,其雾霾严重程度已经超出了测量表的极限值,即所谓“爆表”。而在这样高浓度的雾霾中,人吸进去的雾霾量可想而知,这会极大损害身体健康,即使在未来几天内都是良好的空气,人体也无法排出吸入的雾霾,它对人体的损害不可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这也是人们吸入了一种历史习惯的“文化雾霾”。

春节燃放花炮,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它可以出现在风俗记载中,但人却不能生活在这样的雾霾环境里。人的身体健康是所有幸福的前提,它不能被绑架于某种已经不适宜的历史文化符号上。社会文化是演进的动态过程,它必须服从于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对于春节燃放花炮,人们要纳入对生活环境的考量,从防控雾霾大角度出发,要让一切文化为人而服务,而不能让人成为某种不适宜文化的受害者。为了更好的环境,人们对春节燃放花炮这样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认知和移风易俗的努力,让人的理性成为春节文化真正的主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市场营销这门学科以来,关于市场营销的理论就受到广泛关注。在无数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操作者的...
    天马酒仙阅读 3,163评论 0 1
  •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电话拜年、微信红包、酒楼年夜饭、过年七天游等一系列过年方式早已不再是什么标新立异...
    上好的鸡汤阅读 690评论 0 3
  • 在电话里面说着说着就哭了,感到自己对父母的亏欠,眼泪就不由掉了下来。我怎么可以这么不用心,其实我可以完全避免这件事...
    SZhua阅读 253评论 0 0
  • 上一章 听完阿迦斯的这番话,元老院的12个成员都愣住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领袖说出的这些内容。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种高...
    marvinmwb阅读 338评论 0 0
  • 8层楼,去过12月份搬过来的,另外的展厅也不一样了。 2楼是sales, 3 楼是buyer跟designer,5...
    SenaDeng阅读 2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