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机制

原文地址:LoveDev

Android本地持久化和性能优化离不开Http缓存,但是你真的了解其中的机制吗?

缓存体系分为三部分

  • 缓存存储策略
  • 缓存过期策略
  • 缓存对比策略

缓存存储策略

Cache-Control请求头里面有五个值

  • Public
  • Private
  • no-cache
  • max-age
  • no-store

它们指明响应内容是否可以被客户端存储。
前四个都会缓存文件数据,no-cache可理解为不建议使用本地缓存,但依然会缓存数据到本地。no-store不会缓存数据到本地。

数据被缓存到本地以后,再次请求不能保证直接读取本地缓存数据,因为不能保证本地数据是否可用,还需要一套鉴别机制确认才可以。

缓存过期策略

验证本地缓存数据是否已过期,决定客户端是否可以直接加载本地缓存展示,而不去请求网络。

Expires指明缓存数据有效的绝对时间,客户端会在这个时间后作废缓存数据,在这个时间段内缓存数据都是有效的。

Http缓存头设计不规范导致Cache-Control头中的no-cachemax-age就是特例。它们既包括缓存策略也包含过期策略。

Cache-Control: max-age
相当于
Cache-Control: public/private
Expires: 当前客户端时间 + max-age
Cache-Control: no-cache
相当于
Cache-Control: max-age = 0

Tip:

  • Cache-Control中配置的缓存策略优先级要高于Expires
  • 缓存数据被标记已过期不代表从本地删除,某些情况还会用到。
  • 如果没有提供缓存过期策略的情况下,浏览器遵循一个启发式缓存过期策略,根据响应头中2个时间字段DateLast-Modified之间的的时间差值,取其值的10%作为缓存时间周期。

缓存对比策略

将本地缓存数据标示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标示判断本地缓存数据是否仍有效。

接收到服务器首次响应时需要输出Last-modifiedETags的头信息导客户端。

客户端检测到数据过期或者请求数据的行为后,重新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不会立即返回数据,先会查看请求头中有没有携带标示If-Modified-SinceIf-None-Match,如果标示仍有效,返回304状态码通知客户端可以直接加载本地缓存展示。

至此就能明白上面说的本地缓存数据即便过期,也不等于从此没用的道理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缓存的目的 一般而言,用户访问一个页面的频率总是远高于页面更新的频率,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用户访问该页面得到的htm...
    饥人谷_Dylan阅读 988评论 0 51
  • 缓存的目的 通常而言,用户访问一个web页面的频率远高于web页面更新的频率,因此多数时候用户从服务器获取的htm...
    millions_chan阅读 893评论 1 3
  • HTTP及HTTP缓存机制(前端) HTTP HTTP是一种获取网络资源的协议,是Web上获取数据交换的基础。 客...
    gycgycgyc阅读 178评论 0 1
  • 什么是http报文 HTTP报文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间通信时发送及响应的数据块。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发送请求(r...
    xiao_333阅读 343评论 0 0
  •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前言 Http 缓...
    goolong阅读 2,43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