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与否的量化标准

小时候被长辈夸奖聪明的时候总会很开心,也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聪明的人,但从没有清晰地认知到聪明是什么。

聪明的定义是什么?

最近从李笑来老师的书中看到他对聪明人的定义: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所以聪明的定义即是2点:

1、概念。
2、方法论。

这个定义正确吗?

平时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是哪些情况:

1、学习成绩好。——课本里的概念以及使用方法。
2、沟通能力强。——足够熟悉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3、想出别人难以想到的新点子。——所谓「融会贯通」,更需要脑子里有足够多的素材。
4、知识渊博。——拥有很多领域的概念和方法论。
5、厉害的程序员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是用非常巧妙的办法。——熟悉各类问题的解法,并且归纳出本质再演绎到别的地方。
……

按照科学的观点:

在我找到反例推翻这个定义前,我就姑且认为它是正确的。

这本身又是一个概念。

如何让自己更聪明

既然知道了聪明的定义,那么就可以针对性提升了。

所谓概念,就是:

xxx是yyy,xxx不是zzz。

所谓方法论,就是:

aaa这个概念能用在哪些地方,不能用在哪些地方,有哪些需要避免的陷阱等。

那让自己变聪明的办法(也就是成长)是:

1、学习更多的概念和方法论。
2、把现有的概念和方法论理解得更深入,使用范围更广。

这又是一个概念了。

如何量化聪明与成长

对于我自己来说,每天只要参照上面2条概念即可。

例如:

今天学到了新概念——聪明的定义。
相关的方法论是,我可以通过是否学习或优化概念和方法论来量化自己的成长。

又例如:

通过李叫兽的文章,学到了新概念——X型文案与Y型文案。
相关的方法论有,对于小品牌更适合X型,对于大品牌更适合Y型。

再例如:

通过学习经济学,学到了新概念——现实中的钱其实更多的是信用。
相关的方法论有,我可以通过对信用周期的观察更合理的理财与消费。

对于我自己的博客写作的好坏也有指导意义:

我是否讲清楚了一个新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论,或者更深入地讲一个概念和方法论。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很容易判断一篇博客是否是无病呻吟。

这样量化后,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成长。

以上。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共同发现更大的世界。

这里也可以找到我:

博客: //www.greatytc.com/users/76f0ff16e287
博客(旧): http://blog.sina.com.cn/sheepme
知乎、新浪微博: @Danco
微信: OutmanSay

试试扫码关注我吧:


outman说公众号.jpeg

如果觉得我写得不错,可以识别以下二维码给我打赏噢,建议打赏金额:2元,5元,10元人民币。


求打赏.JP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