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间看作修行的道场

把世间看作修行的道场。

这句话是王阳明提过的一句。

也是我非常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

看似是一个很高深的话,其实不然。

修行是一种佛家的概念。

这种概念就是在痛苦中磨练和超越,是一种非常积极追求快乐的态度。

如果把这句话,能够实践到生活当中。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将会发生改变。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可以很好的解释。

认知疗法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原理就是。

事件—评估(我们的认知或者思考)—情感。

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的中间的评估,或者叫认知,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对这个事情的反应做出改变。

譬如说,你失恋了。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我失恋了,我是个没有价值的人,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人,然后导致我失恋后情绪非常低落,而且我们会认为失恋了情绪低落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这就是典型的从事件,到对这个事情的评估,再最终转化为你的情感。

但如果,你的评估是,恋爱只是一场修行。

虽然恋爱失败了,你在痛苦中发现了问题,或者说吸取了经验,那么你会通过这次恋爱得到了反思,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去超越提高。

当下一次恋爱来临的时候,就会把握的更加好。

就像最近王宝强事件一样,王宝强在马蓉前是个白纸,但也许经历了这次,他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他就会对恋爱婚姻看得更加透彻。

从认知上改变对恋爱的想法,那情绪上势必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然不是说你运用了这句话,你就可以完全不受情绪影响。

因为我们的不理性的思考,已经形成了几十年的习惯了。

而改变认知,只是在我们的习惯基础上去,去一点点扭转让我们更加尊重现实,更加理性乐观。

但这个功夫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去做的。

每当事情来的时候,苦难来的时候。

我们不是总是沉浸在情绪当中,而是学会持续的不断重构我们的认知。

譬如让修行的概念深入心中,当形成习惯后,不理性的认知引起的负面情绪将会有效减少。

现实中,那些活的精彩的人,活的幸福的人,活的成功的人,往往经历的痛苦和挫折都比我们常人还要更多。

他们和我们的区别,主要是对这个痛苦的诠释方式,是更加积极的去面对,还是透过消极思维导致我们一蹶不振。

困难和危机并不是事实,而是和人的认知共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现实。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事实在乐观和悲观的人看来,是不同的现实。

认知改变现实。

恋爱、工作、挫折、人际关系、事业、家庭这些东西往往都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

但往往也是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事物。

我们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来自于他们,而且困难会不断。

如果我们的认知,仅仅是抱怨,遇到这些问题,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我们会持续的陷入痛苦的螺旋中。

但换一种思维,把它们都看作一种修行。

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对你来说是一种修行的话,你必然会从任何事中间发现积极的意义,然后实现进步和超越。

譬如说,工作遇到瓶颈了,家庭不和睦了,同事关系不和谐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警觉,修行又开始了,这是上天又赐予我又一段修行的道路。

接下来,你就会更加积极地面对它们,找到问题所在,想办法去解决,解决过后,能力又有所提高。

如果逃避问题将持续存在,痛苦将持续加深,人不会快乐,只会更加痛苦。

所以持续的照这样的认知生活的人,是一种人生超越的精神。

也是自我实现的精神。

而且必然会使自我更加强大,更加快乐。

把世间看作修行的道场,改变的只是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罢了。

但认知却可以反作用于现实,去扭转现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