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

  2.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数) 。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

  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9.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①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②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③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④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10.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第三单元 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直接用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

例如:23×50=?先用23×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50=115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估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估算时,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

  如: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8.相关公式:

  乘数×乘因数=积

  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9.运算顺序:

  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10.乘法计算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例如:23×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1.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千克: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用kg表示;

  克: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用g表示;

  吨:称很重的或大型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或者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小朋友的体重 30千克

  一本书重50克

  一头大象重12吨

  一个书包重12千克

  一个西瓜重5千克

  一个苹果重200克

  一袋大米的重为50千克

  一张纸重1克

  注意: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称较重物品用吨作单位。

  3.千克、克、吨之间关系: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吨可记作“t”,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

  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1t=1000kg。

  4.换算方法:

  把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克数末尾添上3个0;

  8千克=8×1000=8000克

  3千克120克=3×1000+120=3120克

  把克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克数末尾去掉3个0。

  21000克=21÷1000=21千克

  4123克=4千克123克

  把吨换算成千克,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13吨=13×1000=13000千克

  8吨60千克=8×1000+60=8060千克

  把千克换算成吨,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14000千克=14000÷1000=14吨

  15600千克=15吨600千克

  5.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

  6.简单计算时需要注意:

  ① 认真读题,仔细审题;

  ② 在计算一般算式时,得数的末尾也应该写出单位名称,但不打括号。

   例:32千克×4=128千克;

  ③ 应用题在算式中要在得数后加括号,填上单位名称。

   例:一筐苹果重5千克,8箱苹果重多少千克?

   5×8=40(千克)


  第五单元 面积

  1.面积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米 (m²)、平方分米(dm²) 、平方厘米(cm²)

  3.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公倾=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平方公倾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4.测量与比较

  ①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②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㈢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④ 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⑤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5.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

  已知周长求长:

  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已知周长求宽:

  宽=长方形周长÷2-长

  5.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求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占的份数作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2.比较大小的方法:

  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3.分数加、减法:

  ①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第七单元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1.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可以通过写“正”字或者画条形图的方式。

  2.信息应用: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哪个选项得票最多或最少,从而决定该怎样选择。还可以知道任意两个选项的得票数量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