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干这种事情,那你的婚姻可就……》

古人都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的90后、00后都以个性独立标榜自己,当然这也免不了社会发展的导向,于是在家从父难,因为父亲是自己的亲人,不怕得罪,不怕伤害,在父亲面前,我们更多的是想做什么基本上都可以做,更有一些孩子,养成特殊的性格,或骄纵,或蛮横,或特例,于是从“在家从父”变成了“在家任我行”的格局;出嫁从夫,嫁人了,事事当以丈夫为先,若小女子心里所愿是嫁入豪门,最终实现了梦想,结局依旧是出嫁从夫了,当然也免不了那些格外“孝顺”的孩子,会怜惜亲身父母的辛劳,于是时不时地给家里带些东西回去;夫死从子,这里就不加概述了。

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还是如今的“在家任我行,出嫁夫为先,婆家是天”,出嫁了的女子一般有两个家庭,若是再加上自己的小家庭,这就变成三个家庭了,如果处理不好几个家庭之间的关系,或有任一偏袒,那么婚姻岌岌可危已。

很多年前的老片了《妻大姐》,讲述的是秋月为了给父亲治病,嫁给了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处处透露出交易的婚姻里,如今在我看来,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家,她孝顺,唯父是从,出嫁了,真的是唯夫是从。婆家对她有些地方太过苛刻,她更多的是忍耐,或许觉得自己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没有足够底气,也或许是天性如此。我依稀还记得有一个场景是,她父亲死了,婆家不允许她回去吊丧。她勤劳、善良、淳朴,但是却被束缚了思想。

当然这也不可避免地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我自己也不否认,站在我今天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觉得她活得太窝囊了,若我在那个时候,我定然还做不到忍气吞声许多年。

但是在如今这个各种自由,例如言论自由、人生自由、财富自由……的时代里,这样的人依旧存在,她们在婆家也是没有话语权的。

嫁人了,多了一份责任,应该也多了一份关怀,若是事事都小心翼翼,那这样的家庭还能称为一个家庭吗。在婚姻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接受到的任何待遇都是你自己给的,若自己能及时勇敢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做到为人思考,为己思考,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否则长期下去,你看到的不是婚姻,而是牢房。

我姐在对待双方家庭方面着实是让我佩服。

记得有一次,我姐两人吵架了,姐一生气,把婆家的一些好东西都陆陆续续地带回来,我妈问为什么,她说不拿白不拿,我妈当时觉得真是小孩子行为,给我姐说:你以后要在那里生活一辈子,那里就好像我们把你养大一样的,你不把那里当成你的家,难道当成一个客栈吗,要在一个不属于你的地方生活一辈子,你安心吗……

估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姐开始认真地对待两个家庭。

在我姐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里,我问她。你会为你老公拿鞋子吗,会为你老公做饭吗,会为你老公……

我姐告诉我,她并不会专门去做这些,只是看情况,毕竟他自己也是独立人。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姐姐嫁人了就该还是自己家的,只是住到别人家去了,于是当姐姐买三个手镯的时候,给我、我妈、她婆婆一人一个的时候,我就表示有点儿不开心了,觉得不该花那么多钱去给她婆婆买;

我姐每次回家过年时候,总会给双方的爸爸都买一条烟,给双方的母亲买衣服,价格不菲,年轻的我总是会给姐姐说:买个便宜的意思意思就行了,我姐总是会语重心长地给我说:你以后不要这样,这样不好,把双方都要当成自己的父母,若哪方家庭不如另一方,适当地照顾是可以的……

出去游玩的时候,这次若是娘家父母去了,下次婆婆和公公也得去,而且价格和地方都要差不多……

看清自己的责任,明白人生结婚的意义,那么一些亘古难题,例如婆媳问题至少会少很多。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责任在逐渐增多的过程,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向,遇到这种情况,多想想,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来自网上的小视频。

婚姻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下班后好友小聚,几个女孩从职场聊到爱情,从读书聊到旅行,不亦乐乎,一扫上班的疲惫,这时A的手机响了,A扫一...
    润欣阅读 483评论 1 1
  •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段 因为认真与努力的缘故,我完成的业绩,每每都会在月末盘点时拔得头筹,也自然逐渐获得了上级...
    雨象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