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数据库集群:读写分离

——————————————————摘抄自《极客时间 李运华 从0开始学架构》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的第一种方式是“读写分离”,其本质是将访问压力分散到集群中的多个节点,但是没有分散存储压力;;第二种方式是“分库分表”,既可以分散访问压力,又可以分散存储压力。

读写分离原理

读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库读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下面是其基本架构图。

基本架构

读写分离的基本实现是:

  • 数据库服务器搭建主从集群,一主一从、一主多从都可以。

  • 数据库主机负责读写操作,从机只负责读操作。

  • 数据库主机通过复制将数据同步到从机,每台数据库服务器都存储了所有的业务数据。

  • 业务服务器将写操作发给数据库主机,将读操作发给数据库从机。

读写分离的实现逻辑并不复杂,但有两个细节点将引入设计复杂度:主从复制延迟和分配机制。

复制延迟

以 MySQL 为例,主从复制延迟可能达到 1 秒,如果有大量数据同步,延迟 1 分钟也是有可能的。主从复制延迟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业务服务器将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主服务器后立刻(1 秒内)进行读取,此时读操作访问的是从机,主机还没有将数据复制过来,到从机读取数据是读不到最新数据的,业务上就可能出现问题。

解决主从复制延迟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写操作后的读操作指定发给数据库主服务器

2. 读从机失败后再读一次主机

3. 关键业务读写操作全部指向主机,非关键业务采用读写分离

分配机制

将读写操作区分开来,然后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一般有两种方式:程序代码封装和中间件封装。
1. 程序代码封装

程序代码封装指在代码中抽象一个数据访问层(所以有的文章也称这种方式为“中间层封装”),实现读写操作分离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的管理。例如,基于 Hibernate 进行简单封装,就可以实现读写分离,基本架构是:

程序代码封装基本架构

程序代码封装的方式具备几个特点:

  • 实现简单,而且可以根据业务做较多定制化的功能。

  • 每个编程语言都需要自己实现一次,无法通用,如果一个业务包含多个编程语言写的多个子系统,则重复开发的工作量比较大。

  • 故障情况下,如果主从发生切换,则可能需要所有系统都修改配置并重启。

2. 中间件封装

中间件封装指的是独立一套系统出来,实现读写操作分离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的管理。中间件对业务服务器提供 SQL 兼容的协议,业务服务器无须自己进行读写分离。对于业务服务器来说,访问中间件和访问数据库没有区别,事实上在业务服务器看来,中间件就是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其基本架构是:

中间件封装基本架构

数据库中间件的方式具备的特点是:

  • 能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因为数据库中间件对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是标准 SQL 接口。

  • 数据库中间件要支持完整的 SQL 语法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协议(例如,MySQL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连接协议),实现比较复杂,细节特别多,很容易出现 bug,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稳定。

  • 数据库中间件自己不执行真正的读写操作,但所有的数据库操作请求都要经过中间件,中间件的性能要求也很高。

  • 数据库主从切换对业务服务器无感知,数据库中间件可以探测数据库服务器的主从状态。例如,向某个测试表写入一条数据,成功的就是主机,失败的就是从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的第一种方式是“读写分离”,其本质是将访问压力分散到集群中的多个节点,但是没有分散存储压力;第二种...
    hedgehog1112阅读 6,959评论 0 10
  • 笔记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做架构设计主要都是基于已有的成熟模式,结合业务和团队的具体情况, 进行一定的优化或者调整;...
    空谷幽心阅读 4,398评论 0 51
  • 最近学习了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李运华的架构设计关于读写分离的教程,颇有收获,总结一下。 本文主要介绍高性能数据库集群读...
    caison阅读 14,832评论 4 19
  • 第70篇 极客时间《从0开始学架构》课程笔记。 关系数据库目前还是各种业务系统中关键和核心的存储系统,在很多场景下...
    短暂瞬间阅读 10,676评论 0 2
  • mv命令用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将文件或目录移入其它位置。 语法 mv [options] source dest...
    guanjianhe阅读 2,5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