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

张贤亮 选自《朔方》1980年第9期 2020.6.30


许灵均是一位美国留学生与地主小姐的“产物”,没有爱情的婚姻导致其成长过程的孤单和缺乏。母亲的去世、父亲的远行,十一二岁的他如何自处?文章并没有直接说明。

由这条主线延伸至父亲归国之时,意欲将他带到美国,包括他的妻子(秀芝、清清),因此,在与父亲见面的过程中,生发了对自我过往生活的追忆,其中也蕴含他此时此刻对此前真切感受的再感受,是一种双重的情感阐释。而后,随父亲的购物,眼见父亲所买之物与自身买的两元罐子,在价值的对比之中揭示其内在价值的潜在性——秀芝所需要的、会喜欢的物品。由此,展开许灵均与秀芝的婚姻关系缘来,并非情感所致,也非目的所在,概括为阴差阳错、懵懂之中似乎更为准确,但两个毫不相识的人却给予对方最强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失为一种代偿机制,父母的婚姻并不成功,许灵均的选择则显得圆满。

实际上,作者是以第三人称形式进行叙述,但并不全然以“许灵均”的名字结构文本,而是以“他”,这个“他”相比较更具有普遍性和通俗性,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能感受到的“他”;另一方面,这又使文本处于一个回忆性的、记录性的空间之内,更倾向于叙述者经由当下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再返归过往三十年的历程,而阐发的心灵絮语,不仅包含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程中的“他”的感知,更倾注了此刻叙述者与主人公对过去的考察和观点。

文本线索为,当下叙事与回忆记录相交叉的结构之中,渗透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精神抉择,也包含外在环境的景物刻画,从而在气氛的渲染中使情感的嬗变更具有合理性,衔接自然。而且,将许灵均被错判为“右”、又改正过后的生活呈现出来,政治正确后,在秀芝的影响下,并不失却原本存在的生活质感。同时,这种风波,在劳动场的他人口中传达出意见,“不说正确话,哪能行”。最后,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许灵均的选择,回家——秀芝、孩子、学生等,更映射出幸福。正如其所言:“唯其有痛苦,幸福才更显出它的价值。”经受过磨难的人生或许更拥有淡然的态度和从心的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灵与肉》电视剧是杨真鉴编剧根据张贤亮老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之前我并未看过这本书,直到看了电视剧之后,才看了这本书...
    观澜澜不惊阅读 10,040评论 0 1
  • 2019年一部由已故谢晋导演执导的于1982年上映的剧情类电影《牧马人》被无数网友推上了抖音热门,有幸看到了很多评...
    桉桉欧尼阅读 4,046评论 0 0
  • 《灵与肉》呈现了一代人在历次运动中所遭受的磨难和痛苦以及对这些磨难、痛苦的超越和升华。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
    秋水伊人99阅读 3,529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6评论 16 22
  •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了理想和不甘选择了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我就是其中一个。 创业后,我由女人变成了超人,什...
    亦宝宝阅读 5,845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