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和娃,两个字虽然很接近,但是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通过一款游戏,却让这两个字有了密切的关联。
没错,我说的就是那款风靡朋友圈的《旅行青蛙》,主角就是下图那只自由而呆萌的小青蛙。这个游戏的场景特别简单,只有庭院和房间两个场景,你除了给蛙蛙收三叶草,准备食物、装备之外几乎无所事事,简直是手游界的一股清流。但是,就是这么一款简单而随性的小游戏,却是俘获了万千少母心,不少妹纸养蛙之后自动晋升为母亲,称蛙蛙为自己的“蛙儿子”。
这只“蛙儿子”很乖,会自己吃饭、学习、看书、旅行。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他自己决定的,我们虽然养育他,但是却并不能干涉他。然而,我们真正自己养娃的时候,我们却无时无刻都在希望我们的娃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理念来生活。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多才多艺,所以我们送娃去各种各样的才艺班,学习唱歌、跳舞、钢琴、围棋等等,因为我们自己学习不够优异,所以我们从小就送娃去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辅导写作、奥数、英语、物理等等。我们希望我们的娃能够按照我们铺好的路一步一步前行,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选什么工作,我们通通都想干涉,我们想把我们最好的都给娃,但是却没想过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思路,以养娃的方式来养娃呢?看看我们养的蛙,他会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所干扰,自由而独立。我们养娃也应该锻炼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能力,因为我们并不能陪娃一直前行,总有一天会放手,与其放手之后一直担心娃没有我们会吃多大的苦头,不如趁放手之前去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让他们能够独立的生活。有些人可能会说,蛙蛙能一个人吃饭,但是我的娃如果一个人吃饭那简直是一场事故,会打翻碗,撒的一桌子一衣服都是菜汁;蛙蛙能一个人学习,但是我的娃如果一个人学习,那他就会东摸摸西看看,一个小时都写不了几个字。蛙蛙能一个人旅游,但是我的娃如果一个人旅行,那我可要担心死了,外面那么乱,那么危险,万一出事了怎么办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去培养娃的自力更生的能力啊,我们不可能一直把娃留在身边,他们会长大,会离开我们,会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学习或者生活,甚至是离开国门,去国外留学,世界那么大,他们会去看看,而我们也只能像看着蛙离开一样的看着娃远去。
以养蛙的方式来养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质,那就是不攀比。人是社会性动物,当你看着盆友圈的好友各种刷蛙蛙出去旅行的明信片、带回来的特产,你是否会嫌弃自己的蛙太恋家了,只会在家里看书、吃饭、做手工?如果这是我们的娃,我们可能就要开启念叨大法了,娃啊,别看书了,出去溜溜吧。但是我们对蛙蛙却无能为力,他只会在自己想出去的时候出去,想回来的时候回来。所以,我们对娃也是一样,要学会不攀比,每个娃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天使,我们只应该教会他独立生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让他不走弯路错路,但不应该去时时干涉他的选择,只要是他自己确定想做的(不违法乱纪),我们都应该支持,让他们有自己丰富而绚烂的人生。
很多人其实想养蛙但是却不想养娃,如果我们能用养蛙的方式来养娃,那么我们的娃可能活的就像蛙蛙一样独立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