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谈婚论嫁的时候,父母给买了一套房子,父母占1%的份额,陪嫁的20万元也在父母手里,小敏什么时候需要,随时到账。
靠着这份底气,小敏度过了孕反期,孩子一岁后才不慌不忙地重返职场,公婆过来养老也避免了婆媳矛盾。
小敏师范毕业一直在郊区工业园区做财务工作,工作稳定后相亲认识了在铁路部门工作的孙凯,交往一段时间,彼此感觉不错,见过双方父母并得到认可后,婚事很快提上日程。
父母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儿,小敏父母的想法很简单:“尽可能支援女儿,婚房也愿意和男方家共同购买。”
双方父母坐在一起的时候,孙凯父母开诚布公:“我们给儿子已经全款购买了婚房,不让年轻人有经济压力。”
“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也会尽力帮忙的。”小敏妈妈也给予回应。
双方家长在舒缓的氛围中敲定了婚事,皆大欢喜。
父母和小敏商:“我们手里的一笔钱原计划和对方一起买房,既然孙凯家有婚房,咱们就独立买一套就好。”
小敏觉得有道理,同意了爸妈的要求:“最好离咱家不远,还能经常回家蹭饭。”
了解一圈,父母锁定了一套两居室电梯房,而且还是精装修房,拎包即可入住。房本写的小敏的名字,父母占比1%的份额。
“再给你20万的嫁妆。”妈妈补充。
“不过这笔钱存在我的卡上,只要你需要,随时转给你。”爸爸也把话说得明明白白。
独生女,小敏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因为钱发愁,钱在谁手里也所谓。
婚礼过后,一个问题展现在小敏面前:婚房有点远,上班不方便。
小两口商量:“搬到小敏名下的房子,把婚房出租补贴家用。”
平时小两口各忙各的,晚上下班在小敏父母家吃完饭,顺便带走一部分当早餐。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年,小敏顺其自然怀孕了,双方父母都非常高兴。
孙涛妈妈给小敏转个红包:“我这边忙,走不开,你买点补养品就好。”
小敏父母依然做小两口的坚强后盾,后勤保障越发稳固。
怀孕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无奈小敏孕反严重,吃什么吐什么。
“要不然你辞职吧,安心备孕。”孙涛不忍心小敏受罪。
辞职后,小敏妈妈几乎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让她回家吃饭,产检也一路绿灯。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小敏入院的当天,孙涛妈妈也从外地赶过来。
生产的时候小敏遭遇难产,只能顺转剖,宝宝还有黄疸需要照蓝光,一直在医院住了10天。
出院到家,孙涛妈妈就离开,月嫂无缝对接上户,小敏妈妈协助月嫂照顾小敏母子。
满月的时候,小敏身体恢复还欠点火候,孙涛的工作性质不允许过多请假,小敏妈妈又续了一个月的月嫂,小敏的身体才完全康复。
宝宝百天后,小敏和妈妈商量:“我想找一份工作,起码养老金能衔接上来。”
“刚恢复身体就上班,担心身体吃不消。”妈妈心疼女儿,“社保这一块妈妈每个月给你转过来。”
“不用急着挣钱,奶粉钱、尿不湿你们自己负担,你个人想买什么爸爸给你买单。”爸爸给小敏吃了定心丸。
有爸妈做后盾,小敏安心照顾宝宝。
宝宝半岁的时候,孙涛和小敏商量:“这个房子有点小,要不把这个房子卖掉当首付,咱们再按揭一套发房子,将来我父母过来也方便。”
“这个房子我父母有1%的份额,卖房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小敏把话说到前面。
得知此事,小敏爸爸则建议:“要不咱们换一下房子,你们一家三口搬到我们老房子住,大三居宽敞,宝宝也有活动空间。”
小敏觉得可行,主卧一家三口住,次卧布置成儿童房,书房里有张单人床,方便小敏干点副业。
偶尔孙涛妈妈过来看宝宝,住书房也是不错的选择。
终于熬到宝宝一周岁,小敏妈妈独立带娃,小敏顺利回归职场。
每天早晨小敏妈妈提着早餐到小敏家,小夫妻上班后,妈妈接管宝宝;晚上小两口下班就有热乎乎的饭菜;饭后,小敏和宝宝互动,孙涛收拾家务。
这种模式维持到宝宝上幼儿园,孙涛的父亲终于退休也希望到这边养老,小敏收回了出租房安排公婆入住。
每天早晨,孙涛送宝宝上幼儿园,晚上父母帮助接回家,孙涛下班后再带着宝宝回自己家。
自始至终,小敏和孙涛都有独立的空间,即便公婆在同城居住,和年轻人的生活交集也不多,谈不上什么婆媳矛盾。
父母爱女儿,就要给她资源,让她有底气。
睿智的父母用独特的方式保护女儿的权益不受侵犯,还能避免许多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