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爱还是害?

1、钱文忠说:“我们在不断地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还是个孩子”,已经成了中国家长最不要脸的借口。

2、对孩子,我们的文化有着不可辩驳的崇拜感,人类最美好的词也一定属于他们。孩子是天使,没错,他有天使的可能。

但别忘了,他也有成为恶魔的可能。

3、戈尔丁说,人性有三层:第一层,生物性,偏向恶;第二层,社会性,善恶兼有;第三层,精神性,偏向善。

他发现,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还是个孩子”本质上是种放任,让孩子逃避教育、约束和惩罚。并在心理上暗示,你可以不用为你行为负责,久之,人格缺口越放越大,从最初的“熊孩子”,变成最后的“熊大人”。

别觉得现在“还是个孩子”,将来就有可能是个恶魔。

4、孩子犯了错,你说“他还是个孩子”,逃避惩罚,也逃避了责任,你为了自己找了聪明的理由,还自诩得意,但你肯定没想到,其实,你害了孩子:

5、从出生那刻起,孩子就是全能自恋者,世界以我为中心,必须无条件满足我的要求。你一直把孩子当孩子,那他就永远都是个“孩子”:不思考行为的后果,更不承担后果的责任。

于青写道:“当你不把一个孩子当作完整的独立思想体看待时,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用不着拥有理性,不用为自己的举动负责,更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一个完全的利己主义者就此养成。”

“还是个孩子”真的能害死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