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上周末与同型号家人结伴同行的碰撞纠缠,忍不住回想自己曾经与其她同修的结伴而行,不知道她们对我忍受了多少,忍受了什么,忍不住询问——
“我: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与故事多的同路人共处却不被带走的[疑问]
每次与我同行外出,是不是都会令你不舒服?[害羞]
A:只要我没有拯救你的意愿,我就不会有这个感觉,如果被纠缠过多,我会保持距离!
我:比较冷,但是真相。
感受到自己很难过(为自己的状态)……不过这是我要去面对的,谢谢你的直言相告。”
当看到如实的回应时,虽然知道真相如此,但依旧看到自已内心的受伤,感受列一种被排斥不被接纳的痛,感受到一种我不好我不会招人喜爱的痛,内心有着:我究竟经历了什么、需要我走到如此状况、需要我有如此多对Ta人的纠缠的质问,有着:我究竟需要学到怎样的功课才算完结的叩问,心生疼生疼……
下班路上,心一直痛着,播放着音乐,我听到对话:
与音乐去临在,事情已经过去;
可痛还在啊,为什么不与痛临在?
我看到自己在逃避,我不敢面对自己,我向外去苛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当我自己不能给予自己时,我是求不到的,即便我有幸遇上,当我自己内在有评判时,我又怎能收到呢?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我们都想被无条件地爱,
被无条件地接纳。
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不曾被父母满足的渴望。
由于我们不曾得到,
我们就一直在渴望着。
我们在不停地从他人身上寻找爱和接纳。
可是每个人都处于同等遗憾的状态。
人人都在向自身之外寻找
爱与接纳。
你在别人那里寻找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但这些人自己对此也未曾有过体验。
他们怎么可能给你?
你无法给予他人
你自己从未体验过的东西。
当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你就会开始生气,愤愤不平。
只要你继续从他人那里
寻求爱与接纳,你就不会得到。
当你临在时,你就是爱,你就是接纳。
当你在他人那里寻求爱与接纳时,
这表明你已经不临在了。
你已忘记了自己是谁。
——摘自李尔纳著作《寂静的智慧》 (译者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