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丑男人
2013-5-16 21:54
岳阳楼,最初给我的印象就是初中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很让人头痛,因为老师要求背诵,长大后,总想去岳阳楼看看,慢慢竟成了自己的一个心结,原因也许是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是我唯一能够流利背诵的古文。
一哥们在湖南邵阳接了一台越野车,约我一起去提车,回返时途经岳阳,正好心愿得以实现。我们早上开车出发,到岳阳天已经黑了,依据GPS一直导到了岳阳楼下,下榻在景点旁边的一个土洋结合的商务酒店,从店名就能看出:幸福E家客栈。也许时间不是旅游旺季,酒店价位还不贵,不到200元,设施比较陈旧但还算干净,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起床,天气和我的心情成反比,淫雨霏霏的,从景点的侧面走过去,红墙碧瓦,感觉像一座很大的寺院。到了正面,很宏伟的大门,蓝匾金字:巴陵胜状。左右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感觉对仗并不工整,考虑到自己才疏学浅,只是偷偷腹诽一下。和游所有景点的程序一样,买票,门前照相留念,各种剪刀手,各种萌,然后进门参观。
一进大门,像进了地主的大宅子,有点大观园的感觉。左右很整齐的房子套落向后方推进。右边写着双公祠,进去一看,里面供着的是范仲淹和滕子京,细想也对,没他俩就没有这篇流芳千古的岳阳楼记,也就没有了围绕岳阳楼的旅游经济。估计范老头也没想到,当年他写的一篇文章,能给后世子孙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从双公祠出来,旁边过来两个操着山西口音的妇女,看打扮像煤老板的原配。只听一人问:“双公祠供的是谁呀?”。“包公呗”另一个很笃定的回答。“那另一个公是那个?”“应该是关公”。望着这两个老胖女人很无语,有这样的老婆,他们的丈夫即使找了小八都不为过。
左边是历代的微缩岳阳楼,唐宋元明清,一应俱全。考虑到都是现代人制造,没什么意思。但最左边是带箭孔的围墙,围墙不远处就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颇有些洞庭天下湖的气势。再往前走是一片碑林,应该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转了一圈,发现很多我党领导人的题字在上面,写的张牙舞爪飞扬跋扈的,很无聊。
绕过碑林,是一个牌楼,四个大字:南极潇湘,,两幅对联。上联:南极潇湘千里月,下联:北通巫峡万重山,很有气势。过了牌楼后商业气息渐浓。先是个红色的小亭子,写着三酔亭,不了解什么情况转了一圈,原来里面供着八仙之一吕洞宾,传说吕洞宾在岳阳楼醉了三次,立此亭纪念。自然有人上来,先生,给神仙敬祝香吧,保佑你种种种种。这种情况见过太多。早已水火不侵,马上拒绝:“这神仙酗酒,不是好神仙”。朋友在旁边来了句:“醉一次就行了呗,还三次,阴天下雨不知道,自己多大酒量还不知道?”那人讪讪退下,嘴里不知嘟囔什么,估计没好话。过了三酔亭来到了小乔墓,据说周瑜的老婆小乔葬在这。想小乔是三国时期,岳阳楼记是宋朝范仲淹写的,顿时感到时空交错,有一种穿越感。哥俩都是好色之士,美女墓一定要看一眼。里面是一个两进的庭院,先走到最里面,只是一个大土堆,据说小乔埋在这里,感慨一下,如果墓是真的,再美的红颜,估计现在连枯骨都没有了。往回走是个小房子,上面写着:怀轩。两幅对联,上联是:铜雀楼台空锁梦,下联是:金龟夫婿最知兵。有点意思。想里面应该是小乔住过的闺房。兴冲冲进去,吓了一跳。里面人头攒动,各种纪念品一应俱全。哥们怯怯的问:“小乔家是开超市的?”。也别说,在最里面还真供着小乔的塑像。面如满月,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像观音。旁边摆着很高的百家姓家谱。也许是时间尚早,旁边一个服务员正在对着镜子化妆。看我们过来,马上放下手中的锛凿斧刨,笑眯眯的迎上来。眼影都没化匀,左眼象让人打了一拳。“先生您贵姓?”听她这么一问怔了一下。脑海里转过无数的念头,她为什么问我姓啥?她是不是想认识我?她会不会向我要电话?莫非...电光火石在脑海里一闪,第二句话直接把我从梦想拉回现实。“我们这有各个姓氏宗室的家谱。请找一下属于您的?”恼羞成怒的我吐口而出:我姓爱新觉罗。朋友再旁边加了句“他叫爱新觉罗筐”。那小妞瞪着阴阳眼茫然的看着我俩,估计在算爱新觉罗在赵钱孙李百家姓里排第几。我俩落荒而逃。
九曲十八弯,终于见到岳阳楼的真容了。没我想象的大,倒也庄严肃穆。三层纯木结构,也是这样才屡毁于战火。这座楼是光绪六年大修的。也就是1880年,距今130多年了。估计近代没少修缮,没有破败的样子。楼高19.42米,面宽17.24米,进深14.54米。占地250.66平方米。整个楼宇由四根直径46CM的楠木金柱,12根廊柱,和20根檐柱支撑,盔顶屋面,这种大型盔顶式建筑在国内独一无二。三层飞檐翘首凌空,如意斗拱叠合精美,脊饰构建栩栩如生。二楼明廊环绕精巧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工艺精巧,造型庄重,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以上文字摘抄于岳阳楼旁边的建筑简介。一字未改,如有错误,与我无关。
·
进了一层,面积倒是不小,正中间摆放着岳阳楼记的石刻,张照书,据说张照是康熙年间的进士,最高做过刑部尚书,就是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兼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司法部部长兼法律解释委员会负责人兼保卫宪法委员会主任。 旁边一导游小姐不厌其烦给几个穿西装带领带,人模狗样,一看就像科级领导的讲解着一共用几种笔体书写,哪行那个字故意少了一横,那个字少了一点,代表什么意思,体现了书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等等。依我看就是学业不精,错别字而已。现在分析的头头是道。领导们频频点头,茅塞顿开的样子。
第二层像一个大会议室,转圈几把木制椅子,古色古香,应该有些年代了。凭窗远眺,正对着洞庭湖,景色很美。也许范仲淹正是站在这里观湖,看到了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色,灵光一现,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上第三层楼梯在外面,很窄也很陡,设计很独特,人似乎悬空一样。进去以后,很小的空间,壁挂是杜甫的诗《登岳阳楼》这首诗我会背,很感兴趣,凑近处一看,居然是毛泽东手书,多觉兴趣索然。在这种历史遗迹里,不要有太多政治层面的东西好吗。
从岳阳楼出来,天气见晴了,但我的心情却不如最初。这就像你夜思梦想,垂涎欲滴的一种著名小吃,当你尝过味道后,却发现不过尔尔。不过细想也就释然了,天下楼宇千万,岳阳楼也是因为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它仅仅是个符号,人们仰慕此楼,无非是敬慕古代先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气节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