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湘湖采茶。
三人九点在城山广场集合,丽萍和她同事一起如约而至。从广场右面的小道往上爬,既有零星几颗茶树。鹅黄色的绿芽从老枝上抽出,只要把嫩嫩的头掐下即可。摘茶是一件急需耐心和体力的事儿。
这里是以前是片茶林,可后来这里的原住民拆迁后,就变成了无人搭理的野林,满是杂草、荆棘。基本没有路,只能在荆棘中穿梭。手、衣服被荆棘挂住是常事。这还好,最可怕的是三个人各采各的,不一会儿就分散了。深山老林里除了怕突然出来一条蛇,也怕脚踩的那块石头,砖块好像就是一对坟墓。有时还会看到半开的坟穴,就在身边。除了在心里默念“菩萨保佑,我只是来采茶叶的。若有冒犯请谅解”多数情况下我会过三五分钟大声呼叫她们,听听看他们是否还在周围,以免走散。只有听到她们回应,才能踏实的继续采茶。
可见采茶除了体力、耐力,还需要勇气。昨天温度异常的低,加上在半山腰,树木高立越加的冷。采到下午三点,收拾下山。山下湖边等先生驱车来接,顺便喝了请另一位茶友给的酸奶,愈加冷。或许是冷了,或许是累了,坐车回家既然又晕车。到家五点多整个人都瘫了,本来该做晚饭。但我先倒床上呼呼大睡,神会过来再说。
小躺半个多小时感觉好些了,起来弄晚饭。饭后继续开工——炒茶。或许是受了风寒,晚饭又吃得太多,导致头痛恶心。一锅茶叶途中关了三四次火,停下来躺在躺椅上休息。最后实在挡不住,去把晚饭全部从肚子里倒出来。终于解脱,把还剩一把火候的茶叶再烘烤几分钟,再冷却打包装袋。
湘湖龙井实属来之不易。第一是无人管理,没有农药化肥,吸取天地知精华,自然而成;第二在深山老林里采摘麻烦,耗费体力耐力,更需要勇气;第三炒茶纯手工艺,不添加什么添加剂。人站在锅边手来回翻炒一个多来小时,手酸腰胀,还要当心温度,温度太高,一不小心就会烫伤手。
这样的茶,这样的工艺。泡出来的茶,一百块一杯也不贵吧!真有点儿不舍得喝完的感觉,西湖龙井,留着慢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