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的规定,环保之友为此积极落实,开辟“每周一题”的学习宣传。

【每周一题】- 6 生态环境

基本定义】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即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涵义的不同认知】从国内的情况看,生态环境大致有四方面的理解:一是认为生态不能修饰环境,通常说的生态环境应该理解为生态与环境。二是认为当某事物、某问题与生态、环境都有关,或分不太清是生态还是环境问题时,就用生态环境,即理解为生态或环境。三是把生态作为褒义词修饰环境,把生态环境理解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问题的、较符合人类理念的环境。四是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

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原来是指一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1869年提出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它是研究动物与植物之间、动植物及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但是生态术语所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特别在国内常用生态表征一种理想状态,出现了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食品、生态旅游等提法。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社会以自身为中心,认为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的外在载体或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用科学术语表述就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实际上是人类的环境。

可以看出,生态与环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态偏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多地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而环境更强调以人类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必要条件。 

当前应准确定义“生态环境”这一科技名词,并规定其内涵和外延。最后通过宪法名词解释或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确认。

【生态环境的提出】最早组合成为一个词需要追溯到1982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会议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草案)和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时均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院士在讨论过程中指出平衡是动态的,自然界总是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所以用保护生态平衡不妥,应以保护生态环境替代保护生态平衡。会议接受了这一提法,最后形成了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政府工作报告也采用了相似的表述。由于在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这一提法,“生态环境”一词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对名词做出解释,所以对其涵义也一直争议至今。 

【生态环境常用词语】:

1、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2、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规范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专业技术机构。

3、生态环境部: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方案提出,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提出,特别是在我国宪法中作为保护和改善的对象,使得过去常见的关键词的“环境保护”、“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等,往往赋予: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监测...,都要重新学习这些概念其含义,使得环保宣传教育,知识传递更准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傍晚吃过晚饭,由于手机还没有充满电,就在旁边坐了一会儿。 无意中想起我在上学时期的一个小习惯,就是闭上眼睛观察自己...
    Sunny06e阅读 1,651评论 2 9
  • 人际关系里的敏感,虽然挨得很近,但心之外长着刺,一碰触便竖起来。 因为社交里的状态是收紧的,不安的,刚结痂的伤口害...
    自由心流阅读 858评论 0 0
  • (4)储菜 一晃深秋已到,这天留下储备冬天所需的蔬菜,那时冬天不像现在扣塑料大棚,随时可以吃到新鲜蔬菜,整个...
    w山蒙w阅读 1,488评论 0 0
  • 护环境 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爽舒适,但却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好去处。 但也因此,这里的生物比较少,因为这里的环境...
    ccf7bb0c8b91阅读 734评论 0 0
  • 首语:早盘不一定有,如果有就是大事 1、市场微妙变化 昨夜复盘发现 盘面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并没有引起重视 新能...
    板中板投资录阅读 5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