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的那些坑,好气又好笑

现代社会年轻人要奋斗,难免照顾不了孩子。

所以,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是现代社会的主流现象。

但其中的悲喜情愁却一言难尽。


                                       

1、过于溺爱孩子

在物质上对孩子百依百顺,在感情上跟孩子同气连枝,这就是老人带孩子的普遍特点。

很多爸妈反应,爷爷奶奶经常是宝宝要什么给什么。不是皇帝公主的命,却被宠出了皇帝公主的病!

很多老人心疼宝宝,哄着惯着。导致娃不会独自吃饭、 穿脱衣鞋,甚至连说话也懒得说,一不如意还爱乱发脾气……这样长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差,表达能力也会相对弱。

老人生活的时代和我们不同,因此很多观念不容易转变。

                                       

2、孩子不吃盐会没劲、没味道的食物不爱吃,其实都是莫须有的道理。

辅食添加过早,对孩子的肠胃会产生很大的负担,宝宝那不太成熟的肠胃还不能处理多样化的食物,直到6个月左右,宝宝很多的消化酶才开始工作。如果过早摄入辅食会让孩子消化不良,甚至过敏。

而在食物的摄入成分上,1岁内的孩子不加糖、盐。1岁以上的孩子的食谱应该坚持清淡少盐。宝宝日常需要的钠,已经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量,1岁内不需要额外添加盐。

老人带着孩子去小区里散步,碰到同小区的小朋友免不了比较一番。每次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以后,就会心急火燎的回家要给孙子多补补。

                                       

3、给孩子把屎把尿、穿开裆裤

很多宝妈和上一代的“矛盾”都有孩子的把尿问题,老人们认为应该尽早给孩子把尿,认为用纸尿裤对孩子的发育有害无利!

而了解过科学育儿知识的妈妈们都知道,孩子不需要太早把尿,纸尿裤对孩子的生殖器没有任何影响,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把屎把尿揠苗助长,对孩子自己排便锻炼没有帮助,可能还存在健康隐患;开裆裤虽然「方便」,但不卫生不雅观,有损孩子的隐私。


4、给孩子滥用药

有时候老人一看孩子流鼻涕咳嗽,就觉得孩子感冒了要用药压下去,有时会给孩子私下用药,用成人药或中成药。

                                       

但给孩子用药是需要十分小心谨慎的,绝不是差不多和随意就行的。


5、穿衣又多又土

老人新陈代谢慢比较怕冷,自己穿的较多也总怕娃冷,一降温就把娃裹得像个粽子,夏天也不给娃脱袜子还穿长袖长裤……而且给宝宝穿的很土,不管什么天气乱穿一通。

但穿的太多并不好,孩子新陈代谢本来就比成人旺盛,穿得太多,身体热量无法散发,会引发痱子或加重湿疹,严重时可能捂热综合征。


6、不讲究卫生

宝宝餐具和大人餐具混用、用嘴给宝宝喂食、摸过别的东西不洗手就来抱宝宝、一言不合亲宝宝一脸口水......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老人们天天起早贪黑地带娃,也不一定是在享受“天伦之乐”?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打油诗,把老人带娃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主人吧,说了不算;

是客人吧,啥活都干;

是保姆吧,一分不赚;

志愿者吧,没人点赞。

在隔代带娃冲突这件事上,妈妈觉得很心塞,老人觉得很心酸,大家都觉得自己非常疼爱孩子,一心为家庭在付出,却总是慢慢地演变成“养育大战”甚至成为“两代人的矛盾”。

老人们只是习惯了用经验代替科学,而并不是真正的冥顽不化;

养育孩子过程中还得为老人留一席之地,让他们有发言权,这样两代人才能用比较和谐的方式共同应对育儿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