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0829-第16次作业

【课 次】 16/100
【书 目】《思考力》—— 逻辑力
【课程领拆】 崔律莎
【上课时间】2017年8月29日
【笔记摘要】

课程大纳:
① 发现问题的能力
② 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思考创造力

一、开场白
1,自我介绍,本书跟《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是同一个拆解者
Eg: 对于高考分数优秀的人,在大学或工作后不一定会一直优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能迅速转换能力的人才是优胜者。
3,本书作者是日本物理学教授,思维公开课的演讲人。创造力离不开独立思考力。
4,这个世界通过创造力衍生出来的服务:共享单车、手机支付、新的商业模式都强调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课程引入
1,三道自测题
Q1: 咦,似乎哪里不对,然后遗忘问题
Q2: 复杂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拖延问题
Q3:喜欢找妙招,求出路,希望找到高速快捷的方法

三、拆页
P1: 在平时发现问题

  • 无意中想起昨天在办公室跟同事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想想其中的原因
  • 在平时抓住风筝的线。我在思考什么,将想到的事情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
    大脑在无意识思考,将无意识变得意识化,将风筝线拉得更近,看清问题,有意识的明确思考。
    在平时琐碎的时间里,进入车厢,备忘录记录问题,完成思考。对于简单的问题,是否要深入思考,反思,提醒,不要仅仅着眼于眼前,多看看后续的问题。
    A1: 抓住思维的小风筝。通过记录工具,示范回答,有点子库,记录忽闪而过的念头。
    A2: 目标:抓住大脑里关于写作的风筝
    行动:① 在手机记事本上,开“写作风筝”;
    ② 有意思的事情,看起来似乎有趣的事情马上写下来;
    ③ 碎片化时间,深入思考问题。每周整理到“写作点子库”里。

P2:复杂问题分解,复杂问题是诸多要素组成,挨个分解问题
难点——如何分解要素?通过经验/ MECE 原则
Eg: 这次房子没有拿下来,即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分解出相应的要素)
A2: 你目前正在“拖延”的复杂事件,用本拆页的方法进行拆解。
为什么不能跟上一块听听的节奏?

  • 每次课都不能按照上课周期来上,事后再拿出时间听
  • 作业一周内完成,最好结束当晚就完成。及时做比完美更好。
    旅途不是目的地,只是沿路风景。

P3: 勇于绕弯路,看不清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保持好奇心
目的导向型—— 一心寻求距离目标最短的直线距离
好奇心导向—— 发散思维,催生创造性思维的想法
适于: ① 在看不清解决路径的时候,不妨绕弯路
② 单纯的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行动,抱着玩的心态

A2: 目的导向型——好奇心导向型

四、总结:
1,发现问题,抓住风筝
2,解决问题,学会拆解复杂问题
3,保持好奇心,要去绕弯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