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鞋子

“ 麦一种,手一拱”。种完麦子,男人们就没有什么活干了,可村里的妇女们却闲不下来,马上要过年了,大人们不怎么添置衣服,可孩子们就盼着过年穿新衣,再苦也穷的父母,宁可自己不吃不穿,也要给孩子们添上新衣服新鞋子。那时家中姐妹多,平常衣服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搭搭归老三’,但不管怎么样,过年了,母亲总会想方设法给我们买上几尺布,做上一身新衣服。新鞋子,母亲每年都会给我们做几双。那时,也有一说法,过年必须穿新鞋,大人们舍不得做新衣服,但新鞋子是一定要有的,那时没有皮鞋,只有靠母亲千针万线做布鞋,那时称穿布鞋为‘走时’,说穿上新鞋来年一定好运。                                                       

其实,鞋子的成本不是很高,但很费时费力。将一些破旧得不能再穿的衣服,拆开洗净,较好的留着,不好的就当柴火用。洗干净的布,把它趁潮一层层码起来吹干,等到天气好的时候,几个妇女一起,早早地搬出小桌子或者门板,用面粉做成浆糊,在门板或桌面上,先放上一块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整布,涂上浆糊,一层布一层浆糊,中间几层则由大小不等的旧布拼凑起来。到第八层,也就是最后一层,再用一块整布蒙上,晒干,平放在家里由做鞋底用。如果是鞋帮,只有三层布就可以了,因为鞋帮容易踢破,一般都会选结实一点的布糊。                                         

鞋样子一般是用硬骨低剪好的,也有少数是用费报纸剪的,上面用笔标好码数。平常不用时夹在书本里,等到做鞋时取出来,平放在糊好的浆子上,用线“三针大跨”地固定好,按大小头颠倒着剪开,按浆子的大小排,如果能排大的就尽量排大的,遇到边子或者角落,则剪成小孩的鞋底,反正不浪费,一片片剪下来,四层叠起来,用线固定住。那时,做鞋底主要有两种,一种‘百页底’,看上去干净漂亮,只是多费材料。一种是毛底,做也是一样,只不过省点钱而己。那时候,我妈每年都给我们姐妹三做双新鞋,最起码一双‘百页底’的松紧口,一双毛底的‘河歪’棉鞋。‘百页底’就是用‘白斜纹’布剪成三厘米宽的长条,沿着鞋底边,一层一层地滚起来,在最上面铺几层碎布,用一块整布蒙起来,就可以纳鞋底了。但也要注意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一顺跑’,必须把有碎布的这一面朝上,这样不能错掉,穿在脚上也养脚。                             

母亲把棉花用棉锤拧成线,再用几股线搓成绳,大约每根一米长。在鞋绳的顶头,用一根小线‘贯头’,穿上一根二号针,就可以钉鞋底了。钉鞋底也有讲究,先要在鞋底的四周‘走边’二圈,再在中间钉一条直线,然后再一行行地钉,每针都对着上一行两针之间。钉好的鞋底,你拿起来看,就像用尺子打成的小格子一样,密密麻麻,但却整整齐齐。毛底的做法也差不多,只是没有用斜纹布包着。鞋底钉好了,和漂亮的鞋帮子,一起‘上’起来就是一双又舒服、又漂亮、又省钱、又养脚的鞋子了。到了十七、八岁时,母亲也教会我做布鞋。                                                           

到现在,我每年还会做上几双布鞋,虽然平常出门我和爱人都穿皮鞋,但一回到家,我们就习惯性地换上养脚的布鞋,我们就是喜欢穿布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成都在下雨,虽然已是初春,空气中仍残留着些冬天的湿冷。 和往常一样,母亲一大早就到我房里来帮忙照看已经睡醒了...
    蔡雨山的雪阅读 5,477评论 28 34
  • 夏末,在五台山的深山中,有一片少有人踏入的森林。林中的树木遮天蔽日,原本原本炙热的阳关都被树叶挡住,异常的凉爽。林...
    冰月光辉阅读 14,982评论 0 14
  • 昨天去深圳收藏协会做了义工,听了很多很深刻的话,学到了很多。那些我们曾经念念不忘的,现在很多都忘了,也许会在某个休...
    凉风习习03ec阅读 3,184评论 0 0
  • 距离拿起笔画画已是数年前了。这次报的个网络手绘班或许是朋友的介绍也或许是自己心中所想(以后可以教宝宝)。每天晚上...
    30煊煊阅读 6,980评论 1 0
  • 最近读《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书,断断续续把这一个个民国传奇女子的一生走完,抛却了诗歌中、画中、文章中她们给我...
    伊夕颜阅读 1,8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