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我也是这样的负价值吗?——红外觉察1/3

一、缘起

今天刚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招聘信息。

二、信息分析

1.普工(没有特长);

2.18-35周岁(太小不合法,超过35岁已经没有竞争力,俗称中年危机);

3.12小时倒班,单休(国家不是法定双休,8小时工作制吗?);

4.吃饭不扣时间(这都要说,说明行业内吃饭不算在工作时间内这个现象很普遍。那上厕所呢?)

5.168块每天(做一天拿一天钱,也许不满一个月还要扣满勤,不工作就没钱)

6.综合工资:4500-5500元(从单休推断,不是三班两倒的工作制。每天12小时,每月26天,每月工作312小时,每小时单价14.42-17.63元)

7.每个月15日发工资。(连这都要说,难道有可能欠薪?)

可是,即使这样,还是“等待已久”的“好消息”。

三、觉察

想到今天百万富翁课上的红外层级(受难者)。对财富世界没有影响的那群人。

上面那则招聘信息,1-7条,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到价值公式:

价值=无差别的时间*有差别的行为。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谓无差别时间。

一周168小时,一年365天,人人都一样。

当在大家都处在负价值的阶段,比如上学的时候、刚工作的时候,有人选择增加价值的事情:看书、学习、培训、反思等提升自己,把自己的价值从负慢慢变成0,至正价值。

有的人在这个阶段选择爽,刷剧、打游戏、逛论坛、谈恋爱(捂脸Ing),在无差别的时间内没有积累到自身价值,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成为那个你愿意付出时间也没有机会给你做事情的年龄,即>35周岁的那群人。

没有价值,没有才能,没有特长,能出卖的只有时间,连吃饭、上厕所都要计算的并不是这时的时间有多值钱,而是态度,联系这个阶段的状态是挣扎、抱怨、苛刻,对自我的否定,逃离,那么一定是有人在吃饭时磨时间迟迟不上工,上厕所闲聊、刷手机,用人单位才会有此对策的吧。

自身价值为负,需要消耗别人的价值,包括时间、金钱、能量。

所以,不用抱怨,不用说老板太苛刻,你的时间的市场价就是15块钱左右,不超过半个小时的公交车程,还是不要打车了,不然剩下了的时间还是产生不了同等的价值。

四、自我反思

虽然我在上班的时候没有消磨时间的情况,但是我对任务的态度,快点做、快点完成,是执行者思维,做之前从不考虑目的、目标,也没有带着用财富的眼光去看待。完成一个项目就完成了,从来么有复盘,也从不知道把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这回事,所以虽然我做了很多,但是我的价值还是负的,我的能力没有得到对应的提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01 工作 在这个多元世界里,一份端到老的铁饭碗已不再让人满足。身兼数职,跨界已成为很多明星,能人的现状。 00...
    苏菲亲子阅读 2,299评论 0 1
  • 熊娃行程过半!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漫游剑桥大学、还吟诗一首! 啊!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 这段游学英国的经历应该...
    熊孩子妈阅读 3,003评论 0 0
  • 周二 拿了体检报告 last day 华润没效率 不想说了 低估了行李 高估了自己 还好路上遇到好心人 差点丢了东...
    角落蜷缩阅读 1,2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