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没关系,关键是你的大脑是否在健康地野蛮生长!

如何看待“90后直播撕书”

刚看到话题时,是带着愤慨、恶心、鄙视的心情的,太做作了,不排除会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在里面,不过还是更认为这是一种无知,一种价值观的扭曲,其观点中的“把无知当荣耀”可谓一针见血,社会上这般人也不在少数,说不定笔者就是其中一位呢,只是不自知罢了!

随后,看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自由的夜行》中的一些文字,笔者顿觉自己的无知、局限和狭隘的心理:

孔子和老子读过几本书呢?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读过几本书呢?正是先哲们先于书看见了生命的疑难,思之不解或知有不足,这才有了写书、读书,为的就是交流而非战胜,此为“原生态”。
啥意思?原——最初的;生——生命,或对于生命的(笔者认为可阐述为一切可能的事物);态——态度,心态乃至神态。
原生态,其实什么地方都曾有,什么时候也都能有,倒是让种种“文化”给弄乱了——此也文化,彼也文化,书读得太多倒说昏话;东也来风,西也来风,风追得太紧即近发风。

就拿去年90后女大学生“裸条事件”来说,有些借款仅仅两三千元,为何会不惜出卖个人隐私,这令人唏嘘不已。笔者认为,首先学生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对社会的认知尚未形成,在这个圈子里会受非常大的影响,一旦社会的风气、输出的信息、价值引导出现问题,多数学生必定无法辨识,盲目追随或者做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没接受良好教育的未读青少年。

国学大师钱穆老师曾告诫我们,去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放眼望去,现今大部分人却不能认识时代,只能追随时代,跟着这个时代跑。如此背景下,大树如果都失去了“原生态”的东西,还指望正在成长的小树能健康吗?

冯仑曾在《野蛮生长》中写道:“人对欲望的排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首先想满足的是物质欲望,有的人是人际关系需要的欲望,还有一种纯粹要满足精神的需要。”

直播的两位网红显然选择了前者,她们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告诉人们,她们的选择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逐渐被人扭曲和遗忘。

而同样条件下,“正确的读书”却能为一个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加成,能一定程度上扫清挡在我们前面的迷雾。它无关金钱,无关地位,无关权力。

因此,炒作也罢,无知也罢,“撕书”也罢,这都没关系,关键是你的大脑是否在健康地野蛮生长!

原文先发于公众号 逢嘉树  此文略有改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人会问我:你为什么会跑步。我一般都会跟他们说,没有什么,就是喜欢,不跑不舒服。 今天早上跑步的时候,忽...
    张东山阅读 1,664评论 0 0
  • 是在草原食物链顶端的狮子是强者?还是貌似在底端的小草是强者?当你跳出这个局,用纵观系统的眼光来看,你才能辨别出强弱...
    Tina的人生笔记阅读 3,942评论 4 5
  • 《雨行》 夜雨寒袭箭楼西, 灯暗行人步渐急。 珠露成琴弹复弹, 暗寻酒香心早迷。
    闻宠辱阅读 1,885评论 2 4
  • 3月22日,南京,雨,午后三点。 这次访谈的正式时间点,发生在1个小时之后,在她的车里,颠簸着完成,极为匆忙。她的...
    耘墨居阅读 4,28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