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一段话讲了阴阳的辩证关系。阴精藏于内,化生阳气;阳气卫于外,固守阴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如果阴不能制约阳,那么阳气过盛,阴气不足,就会是使阳热之气迫近血脉,血液流动加快强劲,进而会发狂。

如果阳不能治约因,那么阴精就会过剩。阳气不足,五脏的气就会相争,就不和和谐,以至于九窍不畅通。

阴阳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阳气要封闭,要保住不能外泄,这样才能使阴精固守住。

如果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打破平衡,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

如果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正常、旺盛;如果阴阳二气分离了、决裂了,那么人体所有的精气也就会耗竭,生命也就终止了。

只有阴阳保持动态的平衡,才是最好的健康长寿的法则。

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方后来也成为我治疗这个病的一个主方,方中有几味药如果不用的话,效果确实会差很多。 一个是升麻,《神...
    幸运草_3b1a阅读 2,994评论 0 0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45评论 0 33
  • 人至山水处,寄情山水间。山为静,水为动;山为情,水为性;动静互生阴阳,天性净化心灵;山水可涤躁心与凝静气,从而洗心养身。
    螺丝姐hanna阅读 708评论 0 0
  • 五月初九。多云。 晚,《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十二堂课,与诸道友共同学习。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
    見塵阅读 2,548评论 0 1
  •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得意时淡然一笑,失意时坦然接受 骤雨不终日,疾风不终朝。 低谷时积蓄能量,此心光明 致良知。 ...
    无风学思行阅读 7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