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一友如伯牙遇子期

默契是个体与个体在工作、生活中有着“神”的吻合状态。二者之间要存在如此状态其前提是彼此都能知根知底,也就是说了解的不只是彼此外在的“显性”结果,内在的思想动向也有分明的感知。且这种从内到外的契合一致还得是同步的,否则就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迁就。这就类似于如今说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方通过相知交流收集记录彼此的行为数据借此深入内心,然后通过数据的累积和思维动向判断综合确定对方的行动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奔向二者共同期待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合作者应该说是极少的,毕竟个体的性别等天生属性以及后天生活经历的差异导致一方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另一方,尤其是思想动向方面。人毕竟不是计算机,我们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也无法通过未经开发的大脑建立起有效的数据模型,因此很难准确去判断彼此的方向。再者人是有思想的复杂生物,在生存的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很难完全统一,在此前提下就更难做到真正的默契。所以古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又说知己难求,说得生活俚语化点则是谁也不是谁肚里的蛔虫。

默契的合作、知己的交往都是人生渴求的,虽然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依然需要往此方向努力。工作是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生大部分时间的生活内容,有个默契的合作者,效率高了时间节约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生活。生命中不能缺少知己否则精神世界里必然荒芜多过生机,人生也会少了乐趣,因为没有真正朋友的人只能将自己裹得严实,你无法相信别人别人更加无法相信你,那这一生必然是悲凉的。

默契不常有,知己仍须求。

人生百十年,难得子期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你离去,已四年。我似乎是,已忘了你。在炙热仲夏夜,我亦在彻夜狂欢后,微醺入睡。 醒来,却摸到,浸湿枕巾的泪水。原...
    希雨啾阅读 196评论 0 1
  • 旧时光里 有父亲慈祥的笑容 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在对着我微笑 院子里停放着较小的自行车 仿佛还在心头萦绕 我依然骑着父...
    田萍阅读 317评论 2 13
  •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我的女儿也不例外!从服饰鞋包到玩具书籍,甚至是生活用品都要有个公主,但凡能和公主搭点关系的...
    杨丽影阅读 458评论 0 2
  • 人们喜欢一个人,那么即使喜欢的人身上有着平常人的小缺点也见怪不怪,反而认为那是一种可爱。但这些缺点如果放在一个讨厌...
    夏林鹿阅读 4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