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在文化传承中探寻“廉动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回望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在历史传承中孕育生根、枝繁叶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面临着文化繁荣之大机遇。廉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在前行之路上时刻回望历史,话清廉、述红廉、绘勤廉,才能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精神滋养作用,让崇廉尚廉蔚然成风。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于传统文化中话清廉之韵。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清廉既是为政之本、又是谋事之宗。唐朝《群书治要》中记录“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北宋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中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无一不是为官一任清正廉明的克己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历代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和为官准则中汲取人格力量,将“严以修身、廉洁奉公”内化为修身自省的政德修养、外化为清廉公正的从政品质,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一尘不染、刚正不阿,于革命历史中述红廉之风。回顾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无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革命烈士方志敏被俘时,被国民党士兵搜遍全身,只找到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从来不接受组织的照顾,也从不接受他人的馈赠,更是从小教育孩子不搞特殊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红廉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心为公、清正廉洁,于实际工作中绘就勤廉之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压倒性胜利。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奢靡会所相继关停转型,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常态化斗争全方位推进,惊雷破空、气势如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守清正廉明的精神追求,以思想上的敬畏坚守一心为民的本色,以行动上的清醒确保权利使用的清白,真正做到“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莲,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它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廉”,是一...
    穆景阅读 88评论 0 0
  • 廉洁树新风 清风扬正气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开展这次...
    园885700阅读 676评论 0 0
  • 成长道路千万条,清正廉洁第一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下半年中央半个月连打5虎,充...
    孙闯闯阅读 153评论 0 0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永不停歇的反腐败斗争道路上,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是增强领导干部...
    万丰镇JW阅读 860评论 0 1
  • 清廉,如同一株梅花,寒冷的冬季伫立在寒风中,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幽幽清香;清廉,宛若一朵白云,凝成水滴或是水...
    AB_b22d阅读 282评论 0 0